現在的廬江郡太守劉勳,字子臺,青州琅邪郡人士。漢靈帝在位時,他曾任沛郡建平縣縣令。

幾年前,袁術被曹操擊敗,逃到了揚州。

劉勳為了投奔袁術,棄官南下,行走千里。

這種行為,袁術十分支援。多次在公共場合讚美劉勳,並對他十分重視。

興平二年,袁術派遣孫策攻破廬江郡之後,劉勳便被其任命為廬江郡太守。

‘反覆無常’四個字,對袁術來說,那就是家常便飯。

他答應孫策的事,幾乎沒有做到的時候。

剛開始,袁術告訴孫策,你打下九江郡,我就向朝廷推薦你為九江郡太守。

結果,孫策真的打下來了!

結果,袁術真的食言了!

將九江郡太守的位置,送給了袁術的親信,丹陽郡人——陳紀。

孫策對此,十分失望!

這一次,他依然如此。

再次食言了!

將孫策歷經兩年,辛辛苦苦打下的廬江郡,拱手送給了劉勳。

又一次欺騙!

讓孫策對袁術,更為失望了。

......

孫策,年少有為。

毫不誇張的說,誰擁有了他,便擁有了半個天下。

可是,袁術卻為了兩郡之地,一而再,再而三的傷害孫策的心,著實太傻了!

江東小霸王,豈是任人宰割的‘魚肉’?

他只能為刀。

宰割別人!

從廬江郡歸來之後,孫策就一直在謀劃如何脫離袁術的掌控。

這時,被袁術私自扣留的太傅馬日磾,發現袁術政德不立,孫策卻頗有‘潛龍’之姿態,便勸說孫策東征,收取江東。

此想法,正合孫策的心中之意。

江東之地,乃孫氏的起家之地。若孫策能回去,那就是‘龍入大海,鳥入天空’,大事可期矣。

翌日,孫策想好說辭,對著袁術說道:“我孫氏對江東之人多有恩義,我願意帶兵回去,幫助主公你征伐橫江縣。待吾攻克了橫江縣之後,便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到三萬餘人。那時候,我便率領他們北上徐州,助您平定天下,謀成大業。”

袁術能感覺到孫策對自己的不滿。

多次毀信於他,心中怎能沒有怨恨?

袁術認為,朝廷冊封的揚州刺史劉繇佔據著大部分的吳郡,王朗和山賊嚴白虎佔據著會稽郡。另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大小勢力,佔據著新都、鄱陽等地。雖然孫策很勇猛,但回去之後,未必能有什麼作為。

是而,袁術便答應了孫策的請求。並且,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折衝校尉,代理殄寇將軍。

實際上,卻只給他配備了一千多名士卒以及相應的軍需品,戰馬僅有幾十匹。

孫策對此,毫不在意。在袁術面前,放下了一番‘豪言壯語’之後,便快速地出發了。

機不可失!

都能離開了,何須在乎這些‘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