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嬋兒聽後,一臉楚楚可憐之態。道:“公子說的這是什麼話?

嬋兒進了黃家的門,便是公子的人了。

一切,皆聽從公子的吩咐,怎能用一個‘幫’字呢?

莫非,奴家哪裡做的不好,公子不想要奴家了?”

黃御一陣兒頭大。

這個時代的女人啊!

“這...完全沒有的事。我只是那麼...隨口一說。你別當真啊。”

黃御趕緊轉移話題道:“你覺得,我們開幾個成衣鋪,怎麼樣啊?”

蘇嬋兒:“成衣鋪?”

黃御的建議,讓蘇嬋兒眼前一亮。

那副楚楚可憐之態,瞬間轉變成了精神奕奕。

女人啊,果然是變臉如翻書一樣快。

這時代,是很少有成衣鋪的。

大多數的老百姓會選擇買布回家,然後量體裁衣;富貴人家,則會設定專門的針線房,由繡娘與裁縫製衣。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製作出來的衣服,都不是很合適。

前者有足夠的時間,卻沒有足夠的金錢實力,只能買最便宜的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出自己最滿意的衣服。其中,因為不專業,肯定會有一些浪費。

至於後者,有實力了,有金錢了,也有時間了,但是,卻因款式稀少而滿足不了他們的虛榮心。

若成立幾間‘成衣鋪’,則兩者的問題,都能夠完全解決了。

給百姓,以統一廉價的布衣為主;給‘貴人們’,以樣式新穎的錦衣為主。

各取所需,各得滿足。

這生意,行啊!

蘇嬋兒對著黃御問道:“公子想怎麼做?”

黃御緩緩道來:“你們蘇家以布絹起家,所以呢,布匹的進貨,裁縫的選擇,款式的設計,都由你負責吧。至於掌櫃的人選,我也不想用外人,也由你兼任吧。若以後生意做大了,再考慮聘請別人之事。”

蘇嬋兒聽後,心中暗道:“那你幹什麼啊?”

黃御繼續說道:“我呢,派人護衛你們的安全和製造‘營銷手段’。”

蘇嬋兒一臉詫異的問道:“何為‘營銷手段’?”

黃御:“就是讓別人主動來店裡買衣服。”

蘇嬋兒:“這...可能嗎?買不買的,不應該是客人說的算。”

黃御:“可能。流量...人流量決定一切。嬋兒,你想一下,若在安城縣內,有幾個店鋪,整日人滿為患。不管它買什麼,你想不想去看一看啊?”

“這就是人的‘好奇心’。一旦我們把別人的‘好奇心’調動了起來。他們怎能不來?”

蘇嬋兒乃生意人出身,聽到黃御的話,瞬間清楚明白了。

蘇嬋兒:“那公子,我們該如何‘引流’啊?”

黃御:“這點,就交給我了。你給我安排二十名年輕少女和三十名三十多歲的婦女。店鋪關門裝修一個月。”

蘇嬋兒:“沒問題。”

兩人就店鋪細節,又商討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