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院兒。

易中海家,易大媽問:“除夕要不要請平安過來吃飯?”

“我倒是想請他,就怕飯菜寒酸了。”易中海遲疑道。

“之前我出來時,為我接風洗塵,他免費給了我們物資。”

“要是再為這種事兒找他,你也不好意思……”

易大媽小聲道:“能去鴿子市尋摸些不?至少要買只雞回來。”

“我聽領導說,今年街道發放年貨,會有些雞蛋和臘肉。”

“有了這些東西,加上定量裡的過年物資,倒是能夠置辦一桌像樣的席面。”

易中海頷首道:“行吧,這幾天我就去鴿子市看看。”

如果江平安能答應過來吃飯,是給他面兒,所以席面也不能太寒酸了。

幸好這些年年歲漸好,鴿子市的東西不再像三四年前那樣匱乏。

只要捨得錢,買些新鮮豬肉和雞鴨什麼的,倒是容易。

“聾老太太一早把糧本給我了。”易大媽道。

“柱子離了婚,心情不好,飢一頓飽一頓,聾老太太昨晚就沒吃上飯。”

“也是我大意了,上班回來沒想那麼多,要不然也不會讓老太太餓著。”

易中海頷首道:“咱們家的情況不比以前。”

“她要不給糧本,也最多隻能偶爾接濟她一頓,多了負擔不起。”

易大媽點頭道:“老太太是人精,應該知道情況,所以才捨得把糧本給我。”

“呵呵,她這些年可沒少佔柱子家的便宜。”易中海冷笑道。

“聽柱子說老太太吃用都是柱子承擔的,她自己的糧食全換了錢存著。”

易大媽皺眉道:“難怪雪英有氣兒,老太太不自覺,柱子也不提醒一下。”

“哎!現在說這個有什麼用?兩人都離婚了。”易中海嘆氣道。

“我現在倒有些後悔,當初不該選定柱子給咱們養老,這人有些指望不上。”

“不信你看,越往後去,柱子就越不會照顧聾老太太,他人早變了。”

能不變麼?何雨柱以前在食堂工作,收入高,又有剩菜剩飯帶回來。

現在呢?整天跟煤炭打交道,人累得疲憊不堪,哪還有心情管別的事?

要不是陳雪英有耐心,把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何雨柱的日子過得會更慘。

易大媽附和道:“柱子不知道珍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