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離開的時候。

趙宇初送給江平安一條華子和一瓶茅臺。

江平安現在雖然沒當採購員了,但路子還在,人脈也有。

跟這種人搞好關係,總是沒錯的。

再說他這麼年輕就當上幹部了。

有人脈,有靠山,只要踏踏實實往前走,前途無量。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趙宇初都有理由和江平安打好關係。

送江平安離開的時候,趙宇初打聽道:

「平安,聽老崔說,你能搞到一些多餘的份額?」

江平安點點頭,又搖搖頭道:

「趙叔你甭打聽,這事兒半年前就定下來了的,你問也分不到。」

一般供應單位在劃撥物資時。

會提前定一個量,從而保證最起碼的物資供應。

但在那個量的基礎上,肯定是留有餘地的。

比如肉聯廠,說要給機修廠三頭豬。

如果有關係,就有可能再多搞到一個豬頭,這就是定量之外的。

都是計劃內的物資,能不能搞到手,卻要各憑手段。

這個就是別人求江平安幫忙做的事。

尤其是這幾年越來越困難時,向江平安求助的單位就越來越多。

但他也不是人人都幫。

說白了,這也是拿自己的人情,去搞物資。

所以,江平安通常只幫軋鋼廠和其下屬單位搞物資,畢竟一個單位的。

像紡織廠、製衣廠那邊,他就沒答應過。

畢竟物資就那麼點兒,供應軋鋼廠就很緊張。

再讓其他單位分了,分量一攤薄,顯示不出自己的能力不說。

還會讓人說胳膊肘往外拐。

不過如果是外單位的私人,請他幫忙搞少量物資。

只要關係到位,有錢有票,他還是會幫忙的,畢竟人情社會嘛。

至於沒票的,就一切免談了,他一概拒絕。

當初梁老三就是這種情況。

請他搞糧食這種敏感的東西,卻沒有票,說什麼也不能幫。

趙宇初羨慕道:「現在物資越來越貴乏。」

「能多些定量之外的份額,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可惜他知道的晚,要不然也早就找江平安了。

江平安笑了笑,沒有接話。

揮揮手,上車走了。

接下來幾天,軋鋼廠除了正常生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