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輕雖然不多說自己的事兒,但是江淮能從江海跟王向文嘴裡知道。

尤其是江海,一個學校,知道的只能比王向文更多。

孫輕去了沒多久,就以一篇奈米材料新設想的論文,成功被學校實驗室邀請成為研究員。

這也成了她跳級的底氣,她跟學校說了一聲,一場簡短的考試過後,孫輕成功越級成二年級學生。

還是經過實驗室特批,只要月底考試取的名次,就不用天天上課的學生。

進學校第二個月,孫輕再次以構建模型的方式,完成概念奈米材料的投入使用的全過程,再次在實驗室引起轟動。

孫輕藉著東風,再次跳級,成為三年級學生。

這份概念模型的轟動還在延續,很快在國際上引起轟動。孫輕又以一篇套入公式,所有材料都可以模型的理論,轟動整個國際學術界。

國際學術界的接連兩次刊登了孫輕的這篇論文,這篇論文,漂洋過海,很快到了京大和清大的教授手裡。

在一次清大跟京大的學術交流上,張天掏出報紙,一臉驕傲的指著那篇論文說:“這是我們學校的學生。”

清大教授們一個個酸酸的看著張天。

這樣的好苗子,怎麼不是他們清大的。

也不知道是誰,突然說了一句:“我好想聽說過孫輕的名字,她之前好像申請過到咱們學校來上學的……”

清大教授們齊刷刷看著說話的人。

所以呀,這麼好的苗子,為什麼到最後沒有來呢?

徹查,回去以後,一定要查清楚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

孫輕做這套模型的靈感,就是來自於某列印技術。這種技術大大的節約了時間成本,縮短了實驗時間。

甚至可以說,如果有足夠的材料,就能列印出全世界。

這套模型她沒敢做的太好,掐頭去尾,也就是個概念版。

多少代人努力的成果,她不能當摘桃子的人。

但凡是對研究高度敏銳的人,只要是提供了一個方向,就能有一個大概的認知。

相信這套技術,十年以內,應該能取的突破。

趁著熱度,孫輕趁熱打鐵,開始進攻學位。

她要本碩博連讀,還要拿下至少二十個學位。

這是她給自己的訂的目標。

本意是來都來了,大佬不是就想讓她混個含金量高的畢業證嗎?

她就一次性給大佬全都捧回去,讓他回去睡覺都保證。

哼~

定下目標以後,孫輕一往無前,一半的時間用在實驗室,一半的時間,用來衝擊學位。

時光飛逝,轉眼半年就過去了。

在這半年裡,江海跟王向文的歪國語突飛猛進,現在日常交流已經完全沒有問題。

江海眼神也不在迷茫,漸漸露出銳利。

他還是喜歡機械,歪國的機械,比國內先機太多,他要把這些先進的技術全都學回去,用來壯大他們國家。

王向文變化也很大,孫輕怕他閒著沒事兒會出去惹事兒,就給他報了個法律培訓班。

法律好啊,一,自覺學法律的人,肯定不會打架。二,學法律的人,嘴皮子厲害,動不動就搞辯論。大大的消耗了王向文的精力。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