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冷到這種程度嗎?”

老朱同志的面色凝重。

現在可能還沒有明顯的感覺,但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寒冷會逐步提升。

等到徹底爆發出來的時候,再想要進行挽救,那就晚了。

面對天象帶來的災害,人類總是顯得那麼的渺小,如果不竭盡全力的進行對抗,最終也只會迎來死傷慘重的結果,這一點老朱同志心中非常的清楚。

同時。

太子朱標也是眉頭緊鎖著,似乎想到了什麼。

“極寒的天氣會給農作物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而且寒災過後往往會出現旱災。”

“如果不正視這個問題,絕對會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

“最好的辦法,就是推廣適應性極強的明稻。”

“讓它憑藉著頑強的生命力,能夠在這個所謂的小冰河時代之中存活下來,成為百姓們的口糧。”

“.........”

糧食的減產。

是一個致命的因素。

甚至,很多牲畜也無法在這種寒冷的天氣中活下來,也同樣會被硬生生的凍死。

古代用於耕種的牲畜價格本來就貴,在長久的極寒天氣下,牲畜連續被凍死,那麼這無疑是斷了普通百姓的生路,讓局面變得更加糟糕了起來。

小朱棣似乎也想到了什麼,補充道:

“不僅僅是糧食問題,交通也會變得一塌糊塗,如果真的有那麼冷的話,恐怕水面上都會結冰。”

“水路不通,陸路也是同樣如此,三尺厚的積雪絕對是寸步難行。”

“別說是馬車無法前進,就算是步行都會頗為緩慢,這就會導致貨物流通緩慢,上傳下達的時間受阻,因此皇帝下達的許多命令要很久後才能傳達,尤其是邊遠地區。”

“.........”

自家兩個兒子能夠想到的事情。

老朱同志自然也能夠考慮的到,並且能夠考慮的更加完善。

正因為如此。

才會越發敬畏天象的力量。

可以想象得到,小冰河時代的到來,更為殘酷的其實是其所帶來的伴生災害,其中又尤以旱災、蝗災、鼠疫為甚。

鼠疫的爆發,在使得糧食減產,饑荒頻發的同時,也進一步地透支了大明帝國的最後潛力,十室九空、戶丁斷絕、白骨青磷,如此荒涼的景象就此誕生。

而衡量古代朝代繁榮程度的重要指標人口數量,也是在達到盛時後迅速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