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直播間內。

對於剛才悅兒所言,觀眾們產生了些許疑惑。

“我在電視上看到的魔鬼魚就是這個樣子的呀,大大的扁扁的。”

“被稱之為魔鬼魚的是‘蝠鱝’,雖然它們都屬於‘軟骨魚綱’,但魔鬼魚是‘軟骨魚亞綱鱝形目’,可鰩魚屬於‘板鰓亞綱鰩形目’, 它們算的上親戚,但不是同一種魚啦!”

“也就是說,500年前是一家唄!差不多是馬和騾子的關係吧,不知道理解的對不對?”

直播間線上的人數有數百萬,對這種鰩魚瞭解一些的水友不在少數。

悅兒笑著說道:“這種鰩魚雖然巨大,但基本上不會對人類主動攻擊,倒是魔鬼魚蝠鱝,有過掀翻漁船的記錄。”

她接著補充道:“其實,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早在1.8億年前,這些扁扁的大魚和鯊魚還是同類,不過為了能更加鹹魚的生活,它們把身體進化成了扁平狀,埋在沙子裡,就不會被天敵找到了。”

直播間的觀眾們是萬萬沒有想到,畫面中這看上去有點憨,且溫順的大鰩魚,在數億年前和兇猛的鯊魚還是一家子?

這大傢伙居然能為了藏在沙子裡,把身體給進化成扁平狀,大自然可真是神奇!

在確認了林揚不會有危險後,直播間的沙雕網友們又開始調侃起來。

“鰩魚:我其實也是鯊魚,只是生活的壓力把我壓扁了”

“設計行業不是追求扁平化設計嗎?依我看,鰩魚簡直就是扁平化的先驅,領先你們這些設計師1.8億年。”

“那種會飛的飛魚!也是鰩魚的一種吧?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看到飛魚!”

“每天get一個小知識。”

“.”

另外一邊。

那巨大搖魚圍繞在林揚的頭頂轉了一圈。

它的眼睛似乎在打量著林揚一般, 相比普通的硬骨魚,鰩魚這種軟骨魚的智商明顯要高一些。

生物學家的研究表明,鰩魚的腦容量比硬骨魚要大,且已經進化出現神經物質。

假若不是林揚的下潛驚動了鰩魚,它們很少會主動游泳活動身體,因為它們比較懶。

設想幾億年前,為了棲息海底沙土中,把自己埋起來一勞永逸的躲避海底殘酷競爭。

這些大憨憨想來也勤快不到啥程度。

簡而言之,能埋在山裡不動彈,就絕對不會到處瞎溜達。

“主播得小心它尾巴上的毒刺,據說不但有毒素,而且還有輕微的發電能力,被蟄到可不是鬧著玩的。”

“放心好了,主播這點常識應該還是明白的。”

“咦?主播好像發現了鰩魚的小寶寶?”

細心的觀眾,透過畫面模糊的影像,看到了體長只有80厘米左右的兩條小鰩魚寶寶。

相比數米長,且視覺壓迫力壓極強的成年鰩魚,這些鰩魚寶寶簡直小巧的可愛!

“哇!這兩個鰩魚小寶寶看起來有點害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