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擬斑馬寶寶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哦!(第1/4頁)
章節報錯
因此,《Nature自然》學術期刊當即發表推文,並且將林揚的發現比喻為非洲的動物奇蹟。
【從龍國旅行家林揚先生拍攝下來的鏡頭,我們可以初步斷定該種動物為已經滅絕140年之久的擬斑馬,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這種動物從體型特徵以及相對特殊的毛髮斑紋都具有較高的識別度。時隔接近一個半世紀的重回人類視野,毫無以為是綻放在非洲大陸的奇蹟之花!】
in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也從另外的角度表達了震驚之情:
【在19世紀以前,非洲的南部大陸擬斑馬的群落數量繁多,且並沒有任何瀕危的風險。然而在19世紀之後,移民的大量湧入,在開展非洲大陸的同時,也發現了相對新奇的擬斑馬,至此,無論是用作食用觀賞,亦或者是作為標本收藏,擬斑馬憑藉著它較為特殊的外形,很快成為了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商品。在有記錄的資料中,人類最後一次在非洲南部捕捉到擬斑馬的記載,是1873年,只不過這匹擬斑馬在運往歐洲的路上水土不服去世了。】
【1875年最後一隻人工圈養的擬斑馬在德國的動物園死去,至少在當下可以掌握的所有資訊中,人類判定擬斑馬滅絕的時間為1875年,時隔146年,它們帶著如同奇蹟般的姿態重新回到了人類的視野中!毫無疑問,林揚先生的發現足以讓所有人為之震驚!】
正如in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所提到的資訊。
興許在自然界之中,因為進化的方式不同,產生個別生物的特徵較為奇特。
譬如結合了牛頭與馬面為一體的角馬,四不像一般的生物亞洲巨貘,可以穿山鑽石的穿山甲,包括當下林揚鏡頭中被記錄下來的結合了馬與斑馬為一體的擬斑馬。
它們的習性和外形都較為特殊,但本質上,僅僅只是為了適應自然環境,而分化出的不同亞種。
但在人類的眼中,它們就是奇貨可居的高價值商品!
19世紀的移民者,用帶來的槍對準了又肥又壯的擬斑馬,它們的肉一下子也成了這些人的主要食物來源。
他們還把擬斑馬的面板做標本,運到歐洲市場上去賣。
歐洲人在得到了擬斑馬的同時,還用斑馬皮換來了大量錢財,這更促使了這些貪婪的殖民者奮力斑馬大開殺戒。
大批大批的擬斑馬倒在了歐洲人的槍口之下,擬斑馬的數量以很快的速度減少。
從19世紀開始,到了19世紀中期,非洲南部已經很少再見到擬斑馬了。
簡而言之,任何非自然,人為滅絕的物種背後,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血淚史。
當聽完林揚的簡短講述之後,悅兒這才從方才看熱鬧的心態中緩過神來。
如此看來,這被認定滅絕146年的擬斑馬重見天日,它的再次出現,的確算得上是非洲奇蹟了。
在此之前。
當林揚用鏡頭拍攝下,這奇奇怪怪的擬斑馬之後,直播間的沙雕網友們,所能夠感覺到的僅僅是比較稀罕。
畢竟大家都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動物,但是在諸如《Nature》自然和in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先後發聲後。
水友們似乎透過了較為權威的渠道,瞭解到了關於擬斑馬的更多資訊。
滅絕146年重現天日,這已經不是‘稀罕’而已了,被稱之為非洲奇蹟,一點也不為過!
緊接著。
隨著林揚的第一視角鏡頭的移動,直播間畫面距離遠處的數頭擬斑馬靠近了過去。
悅兒小心翼翼的跟在林揚身後,瞧她躡手躡腳的樣子,像是生怕因為自己製造出大動靜,會將這些擬斑馬給嚇跑了。
林揚笑著調侃道:“這些擬斑馬還真會挑地方,在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生活,至少可以避免野外被盜獵的風險。”
也許這世界上任何一片野生動物保護區,都無法完全制止盜獵的行為,無論是創立保護區的當地部門或個人,又或者是投入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中的團隊和志願者們,所有人的初衷不言而喻。
他們能夠做的,僅僅是儘可能將那些生活在野外的保護動物被盜獵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悅兒壓低聲音說道:“這些擬斑馬好像有雄的和雌的,好像還有幼崽.真好,這樣它們以後或許就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啦!”
雖然話是這樣說,但悅兒的語氣並不是特別肯定。
對於林揚發現並且記錄下來的擬斑馬,以後到底會如何繁衍,是否可以重新讓亞種發揚光大,至少就目前而言,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對此,直播間的觀眾們同樣看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