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讓水友們更加意外的是,如果說林揚的臨危不亂,是見多識廣。

當下悅兒的反應也非常平靜。

緊接著她慢條斯理對觀眾們解釋道:我剛才查了一下,小揚哥剛才拍攝下來的骸骨應該是狐猴的頭骨,只不過是已經滅絕的生物。

此前觀眾們也提到不合理的猜測,畢竟林揚當下潛入水下巖洞的區域並非是沒有被人類探明過的,而且在昨天是個利用鏡頭記錄下竹林中的大竹狐猴時,就曾經提到過馬達加斯加島以上生物的特殊進化方式,這些理論在野生動物研究界也是比較主流的觀點。

島嶼的生存空間有限,許多馬島的古老生物都選擇了用縮小身體的方式進化,最具代表性的就要數此前出進貨的迷你變色龍了,因此在林揚下潛過程中拍攝下來的圓形大頭骨的確是已經生物研究機構被記錄過的。

“原來如此,這就是比較古老的巨型狐猴的骸骨,這猴子可真大,如果沒有滅絕,應該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猴子了!”

“一看你們就沒有認真看直播,主播和悅兒姐之前不是提到過一種體型堪比黑猩猩的滅絕狐猴嗎?”

“也就是說,現在馬島上生存的一兩米狐猴,曾經體型可能是現在的兩倍?細思恐極!”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了活下來也只能縮小體型了,不過這進化的過程估計要以千百萬年為單位了。”

此時此刻,林揚的第一視角鏡頭中,此前狹窄的地下巖洞通道變得越發複雜起來,只不過和此前下潛過安喬希比洞穴的研究人員不同,在配備同樣潛水裝置的情況下,林揚顯然下潛的更快一些。

而且此前林揚和悅兒飛往黑海邊緣下探庫魯伯亞拉洞穴之際,曾經獲得的地貌結構能力再一次讓林揚如虎添翼。

根據系統不斷分析結構的地下巖洞地形圖,他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擇可以穿過的方向進行探索。

簡而言之,深海前行加地貌結構的兩種能力加持,讓林揚探索安喬希比洞穴效率更高,說是事半功倍,也一點也不為過。

就連悅兒也沒有想到,小揚哥居然會如此順利的不斷朝著洞穴內部探索。

雖然直播間的畫面中,林揚只是在不斷的潛水中前進,這不無聲的操作,卻讓直播間觀眾們大為驚歎!

“我甚至有點懷疑,主播之前無數次進入過這水下巖洞,簡直遊刃有餘!”

“旋轉跳躍,我閉著眼……行雲流水的主播好像是一條泥鰍啊,雖然我知道自己比喻的不夠恰當qaq。”

“按理來說,按照主播這麼個下潛的速度,應該很快就能看到更加複雜的地貌了,接下來想要繼續往前,估計會變得更加困難……”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在往後的水下洞穴區域,大機率是沒有被探索過的神秘地帶了?”

雖說,此前出現在林揚鏡頭中的巨大圓形靈長類骸骨,是已經被古生物研究機構研究過的,算不得林揚的新發現,但對於直播間的沙雕網友們來說,視覺上的衝擊力是巨大的。

正因那巨型狐猴的骸骨出鏡,讓水友們對於沒有被探索過的水下巖洞區域心懷多一份好奇。

他們有理由相信,在這座奇幻漂流了數千萬年,幾乎形成與非洲大陸板塊隔絕的生態圈中,是會有比較新奇的發現的,至少這裡曾經生活過的野生動物就足以讓人求知慾爆滿!

咕嚕!

咕嚕!

林揚的第一視角鏡頭中,偶爾有大大的氣泡漂浮出現在鏡頭,畢竟當下林揚進入的是平行且縱深不明顯的水下巖洞,和在大洋中潛水的場景並不相同。

因此,駐守在洞穴口的悅兒,也無法透過相關的資料判斷林揚離開的距離,而且在過程中壓力所測算的深度變化是非常微弱的。

雖然時間只過了數分鐘,但在外界的關注者們看來卻是非常漫長的。

然而就在此時,在昏暗且封閉的水下巖洞底,一具長長的骸骨出現在了直播間的畫面中!

那是有一排排獠牙的修長頭骨!

從視覺上而言,即便是普通吃瓜群眾,也可以第一時間聯想到類似鱷魚的生物。

但問題在於,林揚拍攝到的類似鱷魚骸骨實在是太大了,即便是在沒有具體參照物的目測之下,那巨型類鱷魚骸骨足足又普通鱷魚腦袋的數倍大!

這一刻,所有關注林揚直播間的野生動物學家們幾乎集體懵逼!

這到底是個啥玩意兒?

直播間的鏡頭中,還算清澈的水下巖洞之內,在林揚穿過狹窄的水下通道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