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當下林揚還沒有真正上浮海面,但緩慢的上升過程中,並不存在需要注意的細節。

現在隨著他的數條小虎蛟寶寶,如影隨形,恍若認定了要和進入海底洞穴,進而將它們帶離封閉生態圈的領航者,一起去看看外界廣袤無邊的海洋天地。

在上浮的時間, 林揚此時開始糾結要以如何方式安置小虎蛟寶寶。

在排除將它們放養在水族箱中的想法之後,養在大海里實際上是不太方便的。

但是好像除了這個辦法,沒有其他的安置方法了。

至於小虎蛟放養在大海的安全問題,他只需要對它們進行個體加強,自然不會有隱患產生,更何況這些小生靈到底擁有什麼能力, 無論是全球權威的海洋生物學家,亦或者是他自己,對於它們的瞭解都是近乎於一張白紙的。

之前林揚使用生物鑑定的能力, 對小虎蛟的鑑定結果僅僅是脊索動物們、軟骨魚綱最簡單的資訊提醒。

換而言之,這些跟隨他見識到廣袤大海的小虎蛟,對於外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而林揚對於這些小生命的求知慾,絲毫不亞於它們對於世界的新奇程度。

因此,在林揚在上浮的過程中,便已經做好了之後安置小虎蛟們的打算。

只不過,當下外界關注者們並不知道他到底是啥想法。

直播間內,觀眾們萬眾期待著林揚能夠回到遊艇上,畢竟從下潛發現沉船點,以及海底洞穴和小虎蛟的過程中,林揚由始至終都是處在無法和外界交流的狀態。

“終於可以聽到主播的聲音了,也許他會和咱們分享一下在海底下的想法!”

“話說回來,接下來主播會將這些小虎蛟放回大海嗎?它們好像已經把主播當成了‘帶頭大哥’。”

“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海洋生物學家,但從主播回傳的畫面不難看出,這些小虎蛟不但長得別具一格的漂亮, 想來智商方面應該也是出類拔萃的。”

“但願主播別弄丟了那塊沉船裡發現的藍星寶石,據說價值好幾億美刀呢!”

駐守在遊艇上的悅兒,這個時候早已經等待在遊艇下層的親水甲板。

她趁著空檔,瞄了眼直播間的彈幕留言,對於沙雕網友的評論,這姑娘忍俊不禁。

這幫可愛的水友們真是幹啥啥不行,整活第一名!

印度洋公共海域,時至晚上九點,皎潔的月光輕撒在遊艇的甲板上。

月光映照在波瀾不驚的海面上,偶爾泛起的絲絲漣漪,恍若將月亮也摺疊起來一般。

只不過,包括悅兒和直播間的觀眾們,可都無心去欣賞著美麗的夜色。

龍國時間接近凌晨0點,即便如此,仍舊有許多水友熬夜看直播,等待著林揚的凱旋歸來!

嗷嗷趴在悅兒腳邊,歪著狗頭看著平靜的海面,從它滿懷期待的小眼神中不難看出,只要等待主人回來之後, 自己就可以乾飯了。

小云豹牙牙現在還很幼小, 悅兒小心的將它隔絕在了親水甲板之外一段距離,以免這小傢伙失足掉進海里, 否則林揚回來後可就不好交代了。

緊接著,悅兒對直播間的觀眾們說道:“小揚哥現在距離海面只有130米左右的深度了,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回來了。”

她的眸子彎成月牙,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觀眾們所關注的是,林揚帶著小虎蛟回來了。

而海洋生物研究領域的學者們,卻在林揚回傳的畫面中,驚訝於這些小虎蛟的適應能力。

深海之下400餘米直到接近海平面的距離,它們仍遊刃有餘的適應海水溫度和壓力的變化。

雖說這種適應力的確存在,但在如此細長且並不龐大的海洋生物身上,屬實有點牛批了!

為此,鷹醬國海洋研究所從他們認為的專業角度,對小虎蛟適應環境能力的特性做了大致分析。

【關於林揚先生所發現的未命名生物,它們較為智慧的表現從目前而言似乎趨同,甚至遠超海豚虎鯨之類的海洋生物,而更加讓我研究所感到驚訝的是,其更加強大的海洋環境適應能力。深海生物憑藉著其蛋白酶適應環境,大多是體現在體積變化上的,就意味著它們可以透過3級或4級結構轉化而進行學術界認為的奏效變換,只不過深海生物的蛋白酶催化,其效率要遠小於上層海洋生物的淺海酶。正因為著它們的蛋白酶催化和構象變化能力很強,或許超出我們的想象。】

【同時我研究所初步認為這種海洋生物用來適應溫度的生物膜能力也會非常強大,生物膜主要成分是脂類,其壓縮性是大於水的,所以在高壓強下也會發生一系列的結構變化。細胞膜的流動性變化機制叫‘均黏除錯’,壓強升高或者溫度降低都會降低膜的流動性,大約深度每增加100米的作用和溫度降低0.13—0.21攝氏度相同,深海生物為了抵抗這種作用,進化出了一些機制來增加膜的流動性,以保障正常的適應能力。】

【故而,我研究所認為這種被林揚先生髮現的海洋生物非但具有比較聰明的頭腦,同時對各個緯度溫度深度的海洋環境都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直播間內,觀眾們雖然不太瞭解這些專業的術語評論分析。

但簡而言之,這些被林揚發現,而且一同上浮海面的小虎蛟寶寶,非常牛逼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