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原住民已經抓到了一隻體型碩大的渡渡鳥,並且表明了要讓林揚將這渡渡鳥和巨骨化石一起帶走,當做禮物。

成年體的渡渡鳥猶如胖胖的火雞,雖然此行北森地納爾島,林揚意外發現並且收留了小云豹牙牙。

但是他可沒有在遊艇上飼養渡渡鳥的打算,哪怕當下遊艇上仍舊還有一隻渡渡鳥雛鳥。

按照林揚的打算,他是要將小渡渡鳥送回龍國, 並且為它建立起一個可以舒適存活的環境。

因此對於島嶼原住民的饋贈,林揚拒絕了成年體的大渡渡鳥,而是選擇了另外一隻雛鳥,並且詳細鑑別和遊艇上那隻湊成了雌雄一對!

這樣一來,自己就擁有一對可以繁衍後代的渡渡鳥了,說不準以後它們可以生出一堆蛋, 孵化出一群小寶寶。

一夜無話。

印度洋的海風,略帶溫暖的吹拂這與世隔絕的孤島。

第二天早上, 北森島上尼格利陀部落的土著們,他們組織了數名青壯年將贈送給林揚的疑是鄧氏魚的巨骨化石,搬運到了停靠在沙灘上的快艇。並且利用快艇上的工具,對其進行簡單的固定。

再怎麼說,以林揚目前掌握的資訊,這巨骨化石的來頭不小,且在年限鑑定結果出來之後,能夠引起軒然大波。

因此在運送這玩意迴游艇的過程中,算得上是小心翼翼,生怕磕著碰著了。

直播間的觀眾們,對於林揚獲贈的小渡渡鳥,雖然沒有了太多新鮮感,但想法卻很多。

“這樣一來,遊艇上那隻嘟嘟鳥雛鳥就有小夥伴了!主播特意拒絕了對方送的大鳥,是為了給雛鳥找個伴呀”

“如果是一公一母,說不準以後主播就能搞個渡渡鳥養殖基地了。”

“話說,以主播這條件, 豈不是得給渡渡鳥小寶寶整片森林?主播之前說過,不會在船上養渡渡鳥,它們會不會被送回龍國?”

“也許在以後建成的遊艇海洋博物館,可以看到它們,好期待!”

在北森地納爾島原住民土著的簇擁下,林揚帶著渡渡鳥和林氏北森雲豹的幼崽上了快艇。

除此之外,那疑似鄧氏魚的巨骨化石,以及一隻小渡渡鳥.

林揚此次的北森島之行,算得上是滿載而歸了!

畢竟距離遊艇停泊的位置不遠。

半個小時之後。

林揚駕駛的快艇以極為緩慢的速度,抵達了遊艇的周邊。

接下來,他將使用遊艇上的機械起重吊臂,小心翼翼將那巨骨化石起吊到甲板上去。

在當下考古生物界的研究結果中,鄧氏魚這種遊蕩在數億年前深藍之下的食物鏈霸主,咬合力大約有5噸左右。

單單從紙面戰鬥力上來說,它和咬合力能夠達到20噸的巨齒鯊之間,存在著數倍的懸殊。

但是要知道,這兩種巨無霸級別的生物,並不是生存於同一個紀元之中的。

巨齒鯊生活的年代大約為2800萬年前,而鄧氏魚活躍的時期在迄今4億年前。

在硬骨魚綱尚且沒有登陸地球的泥盆紀,生態鏈的結構和‘早更新世’時期, 有著天壤之別。

至少在林揚看來, 假如在物種進化, 地球災變紀元更迭的夾縫之中,尚且留有‘鄧氏魚’延續的一線生機,讓它們活到了數億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