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普通觀眾們還在驚歎生命出現的小奇蹟之時,悅兒更多關注的是液態氧潛水裝置的適航作業時間,以及訊號回傳的穩定性,是否會因為深度與海底地形的複雜性而受到影響。

哪怕這姑娘心中非常清楚,身處於幾百米深海區域的林揚,當下是無法和她建立直接聯絡的。

即便自己非常擔心,除卻從外部觀測儀器資料能夠協助到林揚的並不多, 雖說相隔只有400米,卻是某種意義上遙遠的距離。

深海之下,林揚檢視了一下生物雷達,對於稀有物種的掃描與評級,在周邊範圍內並沒有過高等級的稀有生物。

能夠發現如此奇特的海底洞穴,完全是林揚在探索沉船內部時候的意外發現,即便只是無心之舉,卻讓全球海洋領域的科研學者們炸了鍋。

最先關注並且發表觀點的華科院燕京海洋地質研究所, 在目睹了林揚後續回傳的畫面之後,毫不掩飾的表達了驚訝和不可思議。

【因此前我研究所之觀點,深海之下形成類似藍洞結構的地貌已經非常罕見,且在林揚同志回傳的畫面中可確定存在無法迴圈生態硫化氫層,在海底洞穴內部較為寬闊的空間內,形成自成一脈的獨特生態圈,並且發現大量海洋生物,這簡直就是理論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無論存活於此的物種是否稀有,發現都算得上絕對意義上的生命奇蹟。也許這就是海洋深處的獨特魅力,希望林揚同志能夠平安返回】

海洋地質研究所的觀點很簡單,此時此刻,哪怕林揚在海底洞穴的內部發現了一條最普通不過的沙丁魚,它都是非常牛逼的小生命。

但在林揚拍攝下,發現深入到達海底洞穴的影像資料,就已經足以讓專業領域的機構為止震撼。

然而就在和這個時候,直播間畫面中出現那數條漂浮在海水中的細長生物,遠遠看去它的長度大約半米, 如同海豚或者是海蛇,這個發現讓所有人再次聚精會神。

直播間水友們將注意力聚焦的同時也產生了新的顧慮。

“臥槽,主播拍下來的是什麼?在與外部海洋隔絕的生態圈裡,該不會有啥怪物出現吧?”

“神特麼的海底怪物,你家怪物才半米長?你們這群沙雕網友就不能盼著點主播的好?”

“應該是海蛇之類的生物,主播之前又不是沒有拍到過,有啥大驚小怪的。”

“也有點不對勁,無論是海蛇還是海鰻,都不可能有那麼長的腹鰭,這到底是啥?”

此時此刻。

就連林揚也滿腦子都是問號,在他的印象中,根本搜尋不到關於這種形狀海洋生物的記憶。

最匪夷所思的是,生物雷達定位掃描這比較特殊的海洋生物,並未發出提醒。

懷著心中強烈的好奇心,他朝著那如若懸浮在海水中的生物游去。

例如觀眾們所發現的細節,那細長如蛇一般的生物,兩側如鰭般的結構細長且分散,在較遠距離的燈光之下,微黃且泛著青藍色的身體,明顯有如鱗片的組織。

短時間內,林揚在拍攝到的目標物身上發現了幾個小細節。

首先不排除這些生物是某種較大海洋生物的幼崽, 其次那數條漂浮海水中的細長生物,恍若並沒有主動遊動的動作。

難不成是已經死了?

如果是死亡的目標,生物雷達的確不會給予提醒。

這一點,此前在林揚發現海蜘蛛的時候就已經論證過。

短暫的分析,讓見多識廣的林揚都細思恐極,這看起來有點漂亮的生物到底是個啥玩意兒?

深海之下,寂靜無聲。

海底洞穴的封閉生態圈內,林揚直播間的回傳的影像畫面,毫無疑問讓外界關注度提升到了頂點。

與此同時,觀眾們此前因為發現生命小奇蹟的興奮和喜悅,因為他所記錄下來的鏡頭中出現的數條細長生物,而再次變得充滿了疑惑和擔憂。

此時此刻所有人心中的想法大致都是相同的,林揚拍攝下來的玩意兒到底是什麼生物?

它具有攻擊性嗎?置身於海底洞穴內部的林揚會不會有危險?

簡而言之,當下千萬網友全員化身好奇寶寶。

林揚身著的液態氧潛水裝置,其深海續航作業的指示燈已經從之前的綠色變成了黃色,雖說和傳統壓縮空氣的潛水裝置有所區別,這種華科院的尖端科技可以在避免深海減壓病的同時,極大的延長潛水深度和時間。

但是這世上可沒有永動機,液態氧的高迴圈利用率也是有限制的。

只不過,擁有‘海水親和’能力的林揚,並不需要為自己的生命擔憂,因為他本身的閉氣時間也能輕易達到半個小時以上,眼下弄清楚遠處拍攝下來的不明生物才是重中之重。

在林揚下潛印度洋公共海域深海區域之後,海底千年沉船、海底洞穴、洞穴生態迴圈系統的先後發現。

無論是哪一項都值得讓外界矚目且震驚。

直播間的畫面中,林揚緩緩朝著遠處漂浮的細長生物游去,尚且有段距離的情況下,探照燈也無法具體將其外形特徵清晰的記錄下來。

即便他擁有過人的勢力所能夠分辨出的特徵無外乎幾點,首先它們擁有長期分散開來的內氣組織,而且透過微弱的反光可以看出身體上佈滿鱗片,除此之外可以獲取的資訊還是捉襟見肘的。

另外一邊,鷹醬國海洋研究所,透過模糊的影像資料,在國外社交平臺的機構官方賬號上,發表了他們對於這種海洋生物真實身份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