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沒過多長時間,外面的天色開始越來越亮了,有一些早起的船員已經開始陸續起床了。

吃完早飯,李曉峰和韓明華兩個人都好像昨晚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該幹嘛幹嘛。

韓明華指揮著船員開始起錨,起完錨以後,漁船也開始加速,繼續朝著東南方向航行。

“曉亮,你帶著人把我們的漁網換成那副船上網眼最密的網!”漁船航行了半個小時以後,李曉峰發出了他的第一條指令。

“好嘞,峰哥!”雖然李曉亮心中也有疑惑,但是他還是連忙第一時間答應了下來。

要知道李曉峰在他們這一路出海捕魚的過程中,最常和他們說的就是出海捕魚也要講究可持續發展!

平時有時候他們捕獲的一些太小的魚,李曉峰經常都會讓他們重新放回到海里,但是現在他讓李曉亮換上的那副網眼最密集的漁網,那可是比很多絕戶網的網眼都還要小!

李曉亮出門去指揮船員們換網去了,在遠洋漁船上更換漁網,目前還幾乎都是全靠人工,所以想把這麼大的漁網更換下來還是挺不容易的。

正在開船的孟光明,等李曉亮出去以後,猶豫了一下忍不住問道:“船長,我們平時下網的時候,很多小魚不都是直接都放了嗎,怎麼你這次讓大家換上這麼密的網?”

旁邊的韓明華和胡德全兩個人也多少點不解的看著他。

“等起網的時候,你就知道原因了。”李曉峰笑著說道,他並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

此時甲板上正在工作的船員也都議論紛紛,很多船員也都不理解為什麼船長會這麼做,不過雖然有嘴上在議論,但是工作卻沒有誰敢懈怠的。

只是眾人不知道的是,在他們前方二三十海里的地方,海水的中上層,正有著無數密密麻麻,長度僅有三四厘米,顏色透明的小白蝦分佈在那裡。

如果說我們形容魚多會用魚群,形容體型較小的沙丁魚會形容它們為沙丁魚風暴,那現在形容這些小白蝦,就完全可以形容成小白蝦的海洋了!

放眼望去,這些小白蝦在海里似乎是無邊無際,充斥了整片海洋!

這種似乎構成了一座海洋的小白蝦,在我們生活中也很常見,它們在很多地方被稱為毛蝦,也有的地方稱它們為水蝦。

毛蝦屬於是一種廣泛分佈在溫帶,熱帶海洋中的海洋蝦類,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中都有分佈,而在印度—馬來群島的這片海域卻是它們最集中的一個分佈地。

說起來李曉峰他們現在離馬來群島也不遠了。

毛蝦在我國的各個海域也都有著廣泛的分佈,我們還是世界上毛蝦捕撈的第一大國。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每年的毛蝦捕撈量就佔到了全世界捕撈量的一半以上,作為當時我們最重要的出口海產品,為當時一窮二白的我國創造了大量的外匯。

可惜由於這麼多年過度的捕撈,現在我國各大海域毛蝦的資源都在呈現逐年衰退的趨勢。

而毛蝦曬乾以後,就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蝦皮了,此外毛蝦還可以加工成用來作為調料的蝦醬和蝦油。漁船拖著漁網在海中航行了不到兩個小時,李曉峰就用對講機通知李曉亮安排人起網。

現在船員們都不是剛出海的愣頭青了,看著起網機上韁繩的繃緊程度,大家知道這一網的收穫肯定不小,所以甲板上的氣氛也一下子歡快了起來,再也沒有人去討論船長為什麼要用絕戶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