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不停歇的繼續向南行駛,不知不覺他們又在海上航行了兩天了。

相對於他們第一天剛出海的時候,此時漁船上船員們不管是在操作技能方面,還是在安全意識方面,可以說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把這一起看在眼裡的李曉峰,也很高興。

不過如果說道收穫,他們這兩天就只能算是一般了。當然這種一般也只是針對他們自己的漁船來說的,如果這些收穫說對別的漁船來說,就已經可以稱得上是豐厚了。

倒是跟在他們旁邊的「豐收號」漁船,竟然比他們收穫還要好上幾分!

這主要是因為李曉峰有時候會發現一些他認為比較小的魚群,覺得「深藍號」不值得過去下網,這個時候他就會通知旁邊的「豐收號」過去了,積少成多,時間長了「豐收號」自然是收穫不菲,這也把船上的李永林、李永民、張建軍三個人樂壞了。

想想上一次他們三個自己駕駛漁船出海,再對比這次的收穫,那真的可以稱得上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漁船又繼續向南開了半天,他們已經出海三天半的時間了,這個時候他們兩艘船也來到了東沙群島附近的海域。

東沙群島,古稱「落祭」、「石星石塘」,是我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位於粵省ST市以南約260公里,珠江口東南方約315公里處。

這裡名義上歸粵省S市陸豐市碣石鎮管轄,實際由彎彎的高雄市旗津區管轄。

由於一些原因,李曉峰他們並沒有辦法離東沙群島太近,不然他們很有可能就要去彎彎過年了。但是即使是這樣,盯著地圖的李曉峰,也感受到了這片海域的富饒。

東沙群島海域也是無數釣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有種說法叫做「釣魚人總是需要去一趟東沙,給自己一個放空的理由!」

所以經常會有一些海釣愛好者,一起包船出海來東沙這邊釣魚。也有一些海釣船,會出售船上的釣位,等到釣位差不多賣完以後,就會組織海釣愛好者一起到這邊海釣。

總之,這裡可以稱得上是海釣愛好者心中的一片聖地了!此時離李曉峰他們漁船不遠的地方,就停著好幾艘海釣船。

但是你可不要小看他們這些海釣船,覺得他們就是有錢人出來玩玩而已。要知道這裡有不少海釣船,他們一天單單靠海釣,就可以釣上來好幾千斤價值不菲的魚。

這這也足以見這片海域魚類資源豐富的程度了。

釣友喜歡來這片海域釣魚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裡有很多海域的釣點,水底下暗礁密佈,有很多巨物,甚至稱得上是巨物橫行了。

無數的釣魚人在這裡釣上來過一百斤、兩百斤以上的巨物,當然更多的釣魚人則是留下了被切線的遺憾!

這也更加激起了一些釣友,試圖征服這片海域的。….

另外值得一說的就是,這裡還是當年彎彎漁民第一次捕撈到活的龍宮翁戎螺的地方。

此時「深藍號」和「豐收號」兩艘漁船都靜靜的停在海面上,等著李曉峰下一步的指示。

但是此時盯著地圖的李曉峰,卻不由的有點皺起了眉頭。

因為這片海域的海底下,星羅棋佈的分佈著很多的暗礁,對於他們這樣的拖網漁船來說,真的是不算友好,當然這對於這些海上的海釣船來說就是好訊息了。

這些暗礁會減緩水流,給魚類帶來豐富的食物,使得魚群在這裡聚集。

雖然說地形不利,但是看著海面下暗礁區豐富的海產,李曉峰卻不打算放棄!

他皺著眉頭,拿出來一張紙和一隻筆,開始在上面寫寫畫畫,試圖在這些暗礁當中,閃轉騰挪,為兩艘漁船尋找到一

條合適的航線。

半天李曉峰才放下筆,開始拿著對講機開始通知:「豐收號,在不在?」

很快對講機那頭就傳來了他的老爸李永林的聲音:「豐收號,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