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放延繩釣和螃蟹籠(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張刺網都下好了以後,準備明天再過來收。
漁民有些漁網,或者螃蟹籠子之類的捕魚工具,很多都不是當天放,當天收的。
有的會隔個一天,甚至隔個一星期也不稀罕!
放好了刺網,還要找個合適的地方,把今天帶過來的三筐延繩釣放到海里。
李曉峰在地圖上仔細搜尋了一番,才找到了一片算是合適的海域。
這也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海域。
海底下生長著一大片海藻,還有一些珊瑚。
一群銀鯧正在海面下游來游去,珊瑚叢裡,還有幾隻米魚和石斑不時出沒。
海底的沙子上,還有幾隻螃蟹在爬來爬去。
……
按照李曉峰的建議,李永林把船平穩的開了過去。
下延繩釣是個非常考驗配合的工作,需要兩個人配合好。
負責開船的人,要儘量勻速,平穩的開著船。
負責釋放釣鉤的人,則更考驗速度和技術。
這個人需要一邊快速的把魚餌穿在鉤子上,同時還要把穿了魚餌的鉤子及時拋到水中。
這非常考驗手速!
兩個人如果配合不好,負責釋放鉤子的人,很容易被鉤子扎到手。
那麼大的鉤子,如果扎到手上,肯定就是一個血淋淋的大口子。
再想想那籮筐上密密麻麻的的鉤子,寒光閃閃,足有上千個,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不少漁民,都有被延繩釣的鉤子扎過的經歷。
自己啥水平,李曉峰還是知道的,自己肯定跟不上節奏,也就不要過去添亂了。
連忙說:“媽,這個延繩釣還要你來放,我這速度可跟不上!我給你打下手吧。”
聽到兒子的話,劉雪霞微笑著坐到了船邊上,對李曉峰說:“如果你以後想在家打漁,這個技術可是必須要練習好的!”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相處,劉雪霞兩口子多少也知道了兒子的打算。
“好的,媽!”李曉峰滿口答應。
這個確實是漁民生存的常用技能,必備技能!
就算是以後,真的買了大的漁船,也是經常需要下延繩釣的。
如果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漁民,這個必須要會。
接著就看到,李永林駕駛著漁船,勻速平穩的前進;
劉雪霞則是非常熟練的一邊在延繩的鉤子上穿上魚餌,一邊飛速的把鉤子拋到海里。
這速度,看的李曉峰真的是眼花繚亂。
兩個人花了十幾分鍾,才把一筐延繩釣放完。
一般一筐延繩釣有一兩公里長,上千個鉤子。
又往前開了十幾分鍾,接著放第二框。
兩筐的距離還不能太近,要防止風浪,把它們纏到了一起。
這個時候李曉峰在就在旁邊一邊看著老媽忙活,一邊幫著穿第三筐延繩釣的魚餌。
沒有去穿第二筐,是因為不能去打亂老媽的節奏。
一旦亂了節奏,人就很容易受傷。
很快三框延繩釣就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