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網很快就被順利的拖了上來,正如李曉峰預料的那樣,這一網的魚獲並不算多。

按照李永民的估計,這一網加起來最多也就八九千斤,不到一萬斤的魚獲。

但是看到漁網中的魚獲以後,卻沒有一個人感到失望。因為在這不到一萬斤的魚獲當中,卻有一大半都是大小不一的龍利魚。

所有人都知道這可是值錢的魚獲,所以大家不僅不失望,反而是個個都是興高采烈。

這一網拉完以後,沒過多長時間,李曉峰又發現了魚群,所以他們跟著又拉了一網。

這一網的魚獲可就比上一網多了不少,加起來估計要有兩萬多斤。

但是由於這一網大部分都是一些像是帶魚,巴浪魚,尤魚之類的價格不高的魚累,價值到反而沒有上一網的高了。

等這兩網的魚獲都處理完以後,也差不多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了。

李曉峰這個時候也找了個地方,也把漁船緩慢的停了下來。而且他也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準備一會和其他幾個人商量一下。

下午打的龍利魚,晚上就直接擺上了餐桌,每天都能吃到各種最新鮮的海鮮,這也算是船員們的一個隱性福利了吧。

龍利魚一個香煎,一個蒜蓉粉絲。

李曉峰分別嚐了一下,這龍利魚果然是肉質鮮嫩,口感爽滑,吃起來非常美味。

果然魚貴還是有它貴的道理的!

吃完晚飯飯以後,李曉峰,李永林,李永民和張建軍四個人又習慣性的聚在了一起,商議明天的安排。

李曉峰這個時候,也說出了他下午的想法:“老爸,三叔,張叔,我們今天晚上辛苦一點,多下幾網怎麼樣?明天早上預計我們就要離開彎彎海峽了,到時候我們找個臨近的漁港把魚賣了,再補充點物資。出了海峽以後,預計我們就要遠離海岸線行駛了。”

由於近海的魚類資源比較貴乏,再加上各種地形也比較複雜,遇到的船隻又多,所以漁船沿著近海行駛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李永林三個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也都是點了點頭。

至於漁船在途經的沿岸靠港那更是常有的事,有時候他們是為了補充船上像是澹水之類的各種物資,有時候是為了處理漁船上的魚獲,減輕漁船的載重,讓漁船可以輕鬆上陣。

聽完了李曉峰的話,李永林三個人聽了也都很贊同。

畢竟現在漁船上加起來已經有一百多噸的魚獲了,漁船拉著這麼多的魚行駛,也要浪費不少油錢。

確定完下一步以後,大家又都回到了各自的崗位上,開始忙碌了起來。

清晨初升的朝陽,打破了黑夜對大海的統治。

看到那紅彤彤的朝陽,李曉峰才恍忽的意識到,原來不知不覺自己竟然已經忙了一整夜了。

這漁船上不僅僅是他一個人這樣,而是所有人都忙了一夜,捕了一整夜的魚。

這真的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