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自帶體香的魚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等到大家放下了香魚以後,李曉峰又繼續解釋道:“香魚在有些地方也叫香油魚,海胎魚,仙胎魚。香魚大體上分兩種,一種是基本上一直生長在水質比較好的澹水中,被稱為陸封型;還有一種屬於洄游型,夏秋季節一般會游到岸上的小溪裡產卵,冬天則會游回到海里避冬。我們抓到的就是屬於洄游到海里避冬的香魚,這種洄游型香魚的味道一般也會更好。”
李曉亮聽了,忍不住又拿起來又聞了一口,笑著說道:“哈哈,我長這麼大,還第一次遇到這種自帶體香的魚!”
這話把大家都惹笑了。
把手裡的香魚放下以後,李曉亮又問道:“峰哥,這香魚味道這麼好聞,那價格一定很貴吧?”
聽了他的話,李曉峰笑著說道:“這魚在古代一般都是作為貢品的存在,而且還不僅僅在我們國家是這樣,在小日子那邊也是一樣,以前也是屬於他們皇室的貢品。”
香魚由於肉質細嫩多脂,味鮮且有香味,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作為最上等的食用魚,甚至還有著“澹水魚之王”的美譽。
“雁山出香魚,清甜味有餘”的詩句更是流傳千古。
在清朝乾隆年間,雁山香魚作為“雁山五珍之一”就已經成為了朝廷的貢品。
歷代的文人墨客,對香魚也多有傳頌,像是《載敬堂集》就用擬人的手法活靈活現讚頌了香魚“清溪喧美女,臨水巧梳妝。欲共人兒較,翔鱗尾尾香。”
清朝道光年間的進士端木國瑚在他的《雁山題壁》中也有對香魚的描述“筋竹澗寒生箬米,芙蓉溪暖種香魚。”
據說清朝的兩江總督梁章矩遊雁蕩山時,聞香魚之名,久尋不得。
而且香魚可不僅在我國受歡迎,據說在小日子那邊更是作為頂級日料的存在。
同時小日子也是全球香魚的第一消費大國,而且由於自產不足,每年都會從我國進口大量的香魚。
當然這些出口的香魚基本上都是養殖的,養殖的香魚的香味一般比野生的香魚的香味要澹一些,價格也要便宜不少。
聽了李曉峰的話,大家都不禁眼睛一亮,既然香魚以前能作為貢品,那必然是好東西啊!
韓明華笑著說道:“船長你就直接和我們說現在多少錢一斤吧,我想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
聽了他的話,李曉峰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本來想多給你們講點知識的,沒想到你們竟然只關心它的價格。算了就直接和你們說吧,一般養殖的香魚市場上都可以賣到四五十塊錢一斤,野生香魚的價格一般是養殖的三到四倍左右!你們自己算一下,多少錢一斤。”
這話大家算是聽明白了,他們抓住的這些香魚,那肯定是野生的啊,那這一斤最少不是要一百二三十?
其實在他們這邊野生香魚的價格比船員們估計的還要更高一點,一般可以賣到一百五六十左右,而且一般還很難買到。
這一下甲板上的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了,李永民和張建軍兩個人聽了也都是眉開眼笑。
本來以為不過是一網不值錢的小雜魚,誰能想到最後竟然變成了價格昂貴的香魚。
由於野生的香魚確實越來越少見了,他們兩個作為幾十年的老漁民竟然一開始也沒有認出來。不過這香魚的名頭他們還是聽過的。在臨近的幾個市,就有人專門在一些河溪裡頭養殖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