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魚的學名叫做鮸魚,也叫鮸仔,鰵魚,屬於鱸形目石首魚科魚類,在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都有分佈。

鮸魚也是老漁民口中的黃魚七兄弟之一。

這七兄弟除了鮸魚,其它還包括大黃魚,小黃魚,梅童魚,黃姑魚,黃唇魚和毛鱨魚,其中屬黃唇魚和毛鱨魚兩種魚最珍貴罕見。

大黃魚大家都知道,因其通體金黃得名。

以前屬於常見魚種的大黃魚,由於過渡的捕撈,導致現在野生的大黃魚難覓蹤跡。

現在野生大黃魚的價格也很貴。

小黃魚也叫“黃花魚”、“小黃花”。

體型似大黃魚,但是個頭要小很多。野生的小黃魚長到一定的重量,價格也不便宜。

梅童魚,因頭部較大,也被漁民稱為“大頭梅”。

魚如其名,頭大身小,一般最大也不超過15厘米,通體金黃,嬌嫩鮮美。

黃姑魚又稱“黃婆子”,也有稱呼“黃三”,通體金黃。

另外其實黃姑魚其實只是一個大家族中一個成員,這個大家族除了黃姑魚,還有白姑魚,黑姑魚……

黃魚七兄弟中最珍貴的就是黃唇魚了,也被人稱為“金錢鰵”、“金錢鮸”。

之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現在已經升級到一級了,堪稱一條“牢底坐穿魚”。

黃魚七兄弟中價格最高的也是它,在它沒有成為保護動物之前,經常會有漁民抓到一條黃唇魚,賣了好幾百萬的訊息。

黃唇魚值錢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的魚膠非常值錢。

黃唇魚的魚膠被稱為“金錢膠”,是所有魚膠裡頭公認排名第一的,民間更是廣泛流傳著它種種神奇的藥效,這也讓更多的有錢人趨之若鶩,把它視為救命的寶貝,作為傳家寶收藏。

現在由於黃唇魚已經不允許捕撈了,導致黃唇魚的魚膠在市場上難得一見,價格也是逐年升高。

黃魚七兄弟中的毛鱨魚,雖然不如黃唇魚這麼珍貴,但是比起其它的黃魚兄弟,也算是比較稀有。

毛鱨魚在有些地方也被叫做“褐毛鱨”或者“舟山大魚”。

它和黃唇魚一樣,都是石首科魚中的大個子,可以長到一米多長,而且據說一條一百多斤的毛鱨魚也可以賣到百萬以上!

而且最重要的是,毛鱨魚目前還不是保護動物。所以在現在黃唇魚魚膠已經沒有辦法獲得的情況下,毛鱨魚的魚膠價格也是逐年升高。

毛鱨魚的魚膠被稱為“黃金膠”,所以毛鱨魚也被稱為“黃金鱨”。

毛鱨魚的魚膠也是一種極為珍貴的補品,據說尤其對小孩子的發育不良有神奇療效,一個正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如果能吃上一條毛鱨魚的魚膠,半年內就會明顯的長高長結實。

據說舟山的一戶人家,收藏了一塊7兩多的毛鱨魚的魚膠,專家估值超百萬。

黃魚七兄弟的最後一個,就是他們今天捕獲的這種大米魚了,學名叫做鮸魚。

和其它六兄弟不同的是,鮸魚並沒有一身絢麗的金黃色鱗片,反而是長得有點黑不熘秋的。

鮸魚的肉質鮮美,但是肉質略顯粗糙,在東南沿海它有一群特別的擁護者。

在他們的眼中,鮸魚不同的部位有著不同的味道,甚至有人針對此,開發出了“鮸魚十吃”的吃法。

當然鮸魚最貴的也是它的魚肚,經過加工以後可以做成魚膠,這種魚膠被稱為“土鱉膠”,也算是一種比較高階的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