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連續好幾天,李曉峰一家都是晚出早歸,在海上用燈光夜捕魷魚。

這每天的收入也算是比較穩定,在大幾千到一兩萬塊錢之間。對這個結果,劉雪霞和李永林兩個人也算是比較滿意了,所以也是充滿了幹勁。

唯一的遺憾,就是這整夜整夜的不睡覺,他們覺得有點熬人。

雖然說他們白天可以休息,但是這睡眠質量就要差很多了,人這幾十年的作息習慣哪裡是一下子就能改過來的。

三叔李永民有一天過來問清楚了情況,回去也試了兩晚上,但是收穫也是寥寥無幾,只能放棄。

現在畢竟不是適合捕魷魚的季節,也就是李曉峰有地圖,隨時能找到它們,才能有這樣的收穫。

這一晚,李永林,劉雪霞和李曉峰三個人,又出海捕魷魚了。

今天這上半夜的收穫還是很不錯的,吃飯的時候,李曉峰估算了一下,至少已經捕到了兩百多斤的魷魚了,此外還有三四十斤的小雜魚。

最令他們意外驚喜的是,還捕到了三十多斤的各種螃蟹。

三個人正在一邊吃飯,一邊聊天的時候,等待著魷魚被吸引過來。

突然李曉峰感覺到有什麼東西滴到臉上,他抬頭往天上看了看,又滴到了眼睛上,這是下雨了啊!

“老爸,下雨了。我們趕快把燈關了!”李曉峰急著說道。

李永林一聽,立刻放下手裡的碗,二話不說的跑到船頭,把燈關掉,同時把連著電瓶的電線也拔掉了。

他們漁船上的燈和電線,都是李曉峰和李永林兩個人自己組裝的,這可沒有做什麼專業的防水處理。這要是淋雨短路了,電瓶恐怕都要報廢了。

把電線拆掉以後,三個人也趕快穿上帶來的雨衣。感覺這雨似乎有下大的趨勢,李曉峰遲疑了一下,問道:“爸媽,我們現在是在這裡等,還是回去?”

劉雪霞和李永林對視了一樣,說道:“出來一趟也不容易,我們稍微等一會,看這雨能不能過去。”

這也很正常,有時候海上的大雨確實來的快,去的也快。

更重要的是出來這一趟,成本可不低,人工什麼的都不算,光是這油錢,至少都要四五百了,肯定是想多打一點漁再回去。

就這樣三個人穿著雨衣,坐在船艙裡,縮成一團,靜靜的等待著這雨過去。

這雨還沒過去,但是這海上的氣溫,隨著這大雨,卻開始迅速降低了。

雨越下越大,海面上似乎還開始起風了。

在這磅礴的大雨中,坐在船艙中的三個人就像是寒風之中的三個鵪鶉,縮成了一團,是真冷啊。

又等了二十多分鐘,大雨卻沒有絲毫減小的趨勢,而且海上的風也是越來越大了。

李曉峰看到情況,頓感不妙,焦急的對著李永林和劉雪霞兩個人說:“爸媽,這風雨是越來越大了,我們不等了,趕快回去!”

劉雪霞和李永林也感覺到這情況不大對勁,連忙點頭同意。

於是三個人趕快站了起來,七手八腳的把綁在船上的兩根長杆子和燈拆掉。

沒辦法這兩根長杆子,各伸出去七八米,如果不拆掉,要是漁船在高速行駛中它們碰到暗礁或者掛到漁網之類的東西,那可能就要翻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