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們三個回到漁船的時候,今天收穫的魚獲,李永林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

船上就剩兩筐他特意留下的黃金扇貝,據他所說,這如果不是他特意留下,這兩筐也要被那些老顧客搶完了。

讓張建軍搭把手,兩個人抬了一筐到張建車的後備箱中,另外一筐他留給李曉峰解饞。

關係在這裡,張建軍也沒和他客氣,樂呵呵的和李永林抬起了一筐放到了自己後備箱裡。

說起來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野生黃金扇貝,之前他只吃過幾次養殖的,這野生的,不知道味道怎麼樣?

不過光看著這個頭和賣相,就比養殖的強多了。

李永林也沒有想到這些野生的黃金扇貝會這麼好賣,一斤八十塊錢,那些老顧客眼都不眨,就搶完了。

這個價格在李永林看來已經是很高的價格,甚至可以說是天價了。

要知道畢竟一個扇貝的大部分重量都在殼上,能吃的部分是非常有限的。

反正要是讓他自己買,他肯定是捨不得。

而且如果不是兒子受了傷,他也不會留下這麼一筐,頂多留幾個給他解解饞。

不過話說這年頭,好像沾到野生的,就沒有便宜的。

有錢人,尤其是吃貨的世界,真是搞不懂!

三個人告別張建軍以後,就開船往家裡趕去。

接下來一週,李曉峰都在家養傷,每天都是李永林和劉雪霞兩個人出海捕魚。

不過這活,兩個人也沒什麼不習慣了。

之前李曉峰在外頭的時候,一直都是他們夫妻兩個每天一起出海打漁。

唯一的遺憾,就是這每天的魚獲比李曉峰在的時候少了很多。

其實不僅李曉峰家裡是這種情況,這漁村大部分的情況都差不多。

這些年,由於近海能捕到魚越來越少,年輕人嫌棄漁船上既辛苦又賺不到錢,都紛紛去大城市打工,做生意去了。

導致漁村現在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少了,留下來的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級的漁民和一些留守兒童。

漁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逐漸衰落。

有時候李永林就在想,如果他們這一代漁民徹底老去,這漁村是不是就徹底衰落了。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月底,李曉峰從明陽回來也已經兩個多月了。

今天從一大早開始,李曉峰家裡就特別熱鬧。

因為他花了幾百萬蓋的房子,今天要上樑了。

上樑那可是農村蓋房子過程中,最重要的儀式了!

農村以前的房子都是草房子或者瓦房,都是用橫樑支撐起來的。

所以房子都會有上樑這個環節。而且房子進入上樑這個環節,也代表房子即將建成了。

現在雖然農村大部分蓋的都是樓房了,已經不再需要橫樑了。

但是這項傳統,在他們這邊卻保留了下來。

上樑是很有講究的,據說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影響居住,還影響著家裡的風水。

上樑在以前是有著一系列複雜流程的,據說現在已經簡化了很多了。

李曉峰家裡先是要找人算日子,選取一個吉日良辰上樑。

他們這邊一般會選擇農曆含六或者九的日子,他們家選擇的是農曆二十九號。

上樑第一步需要祭神,所以要提前準備好祭品。這些祭品大部分都是提前一天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