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筒木出現死亡二十以上,間隔不足萬年的第二次。】

【條件滿足了,啟動資訊收集與判斷,確認是大筒木他們衰落?還是有更強的文明崛起?】

【……】

【似乎是……大筒木文明衰落了,不對,不是衰落,大筒木的文明……消失了,但大筒木死亡訊號是怎麼回事?】

【……】

【原來是大筒木的僕從,死亡的訊號屬於他們,這些被賦予了大筒木之名的惡魔,更像大筒木了。】

【可確信休眠計劃成功了。】

【解開時空蜷曲,啟動蟲群軀殼,復甦我們的文明。】

【復甦首先要離開這裡,這裡太貧瘠了。】

【就是拋棄恆星和行星離開,我們也得等蟲群軀殼充能完畢。】

【等!】

【恆星可以不要,但行星不能不要,文明的記憶在行星上,拋棄行星必然滅亡。】

【能量丰度提升,思維裂解。】

【我,我們甦醒了。】

……

意識文明並非出生在忍界的附近,而是遙遠的宇宙另一端,只不過在和大筒木的戰爭中被擊敗。

經歷數千年的逃亡,終於擺脫了追殺,隱匿到了一片空虛黑暗的稀薄空域,耗費逃跑時攜帶的恆星近半的能量,將空間蜷曲起來,徹底的從這個宇宙消除了自己的蹤跡。

沒錯,意識文明在逃亡時,不但攜帶了自己的母星,還另外綁架了一顆恆星一起跑路。

當年的意識文明就是這麼豪橫。

在確認戰敗已經是無可挽回的時候,意識文明就開始了逃亡。

它們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將自己的母星軌道推出近半光年的距離,處於了隨時可以脫離的狀態。

與此同時,它們在最常見的雙恆星系統中挑選了最合適的,雙恆星的大小合適,距離黑洞合適。

透過立場系統拖拽了一顆黑洞侵入了雙恆星系統,併成功吞噬了較大的黃矮星星,將較小的紅矮星拋射出來。

高速流浪的恆星掠過意識文明的星系邊緣,成功的將恆星系邊緣的意識文明母星奪走,組成了新的恆星系。

整個過程都沒有被大筒木發覺。

因為意識文明和大筒木文明的戰爭中,甩出流浪恆星是一種常見的行為。

雙方經常用這一招改變星圖環境,為自己塑造合適的戰場環境,偶爾會直接攻擊對方的恆星系。

不過對於超級文明來說,這種明晃晃的攻擊太明顯了,從來都是半途被攔截攻擊偏離軌道,從來沒有成功的例子。

真正的對星系攻擊武器是難以察覺的磁星,甚至於根本看不到的黑洞。

黑洞這玩意才是真正決定性的攻擊武器,能夠被發現的距離就太近了,根本來不及改變其軌跡,最終只能放棄星系。

流浪恆星系組成的前後三百年間,意識文明和大筒木文明都向對方控制的星域投擲過恆星,數量超過五萬顆。

在如此大規模的混亂中,流浪恆星系是非常普通的,不起眼的平常事。

另外,雖然意識文明的戰敗不可挽回,但戰場局勢卻只是剛剛開始傾斜,正常來說還得再打上幾千年才能真正見分曉。

大筒木完全想不到,意識文明竟然能在還有機會掙扎的時候,就提前做出逃亡的決定。

這是意識文明的特色,作為壽命沒有任何極限的永生種,在判斷戰爭難以取勝後,第一選擇就是:藏起來,熬死敵人。

大筒木雖然同樣是長生種,但真沒有這種優先躲藏的意識。

不過,大筒木雖然沒有發現意識文明的計劃,但流浪恆星系依舊遭到了大筒木的攔截和攻擊。

超級文明戰爭中,雙方都在玩弄空間,導致雙方都沒有真正的前後方可言,流浪恆星系無論怎麼飛,都一定要經過大筒木的地盤。

此時雙方早就殺紅了眼,神經緊繃的注視著每一絲動靜,就是條狗從自己地盤經過都要踢一腳,更別說一顆紅彤彤的恆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