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楷來得比他信件中說的要快。

張拯接到書信的第二天,回程的使節隊伍便已經到達了西州城外。

這一次許敬宗沒有出面,是張拯負責接待的趙德楷。

來到西州城外,看著鞠文泰給李二準備的貢品,張拯撇了撇嘴。

什麼玩意兒,還不如老許在西州給自己準備的臨時宅子值錢。

不過考慮到這是獻給李二的東西,張拯硬生生忍住了嘲諷的慾望。

待趙德楷的隊伍走進,在道路旁等待的張拯拱手問道:“趙大夫,此行出使高昌可還順利?”

“哈哈哈哈,託伯爺的福,一切順利。”

趙德楷翻身下了駱駝,大笑著快步朝張拯迎來。

“如此便好,城中已備好宴席,還請大夫隨我進城。”

“如此,老夫便不客氣了。”

兩人客套了幾句,攜手入了西州。

吃完飯之後,趙德楷向張拯告了聲罪,便徑直朝刺史府而去。

張拯知道,李二肯定還有什麼事情要給許敬宗交代,不過,這與他無關。

趙德楷率麾下人馬在西州休整了一天,翌日,天剛微微亮,便遣人來縣伯府告知張拯,可以出發了。

早已歸心似箭的縣伯府眾人自然是欣然景從。

出了城走在城外,張拯回頭望著這座無數人拼了性命守下來的西州,距離自己越來越遠。

輕輕的嘆了口氣,隨後再不看那座城池一眼。

離西州越來越遠,離長安越來越近,隊伍裡的人情緒都高昂了一些。

張拯從長安帶來的親衛們更是有說有笑的鬧了起來。

……

不知不覺已經離開西州快半月了,當高大的雁門關關牆映入張拯的眼簾時,張拯的精神罕見的恍惚了幾下。

迎接使節隊伍的人是雁門關守將田徵。

不過這一次趙德楷卻沒有打算在雁門關休整,拒絕了田徵的挽留之後,一行人再次上路。

入了關內,臨近五月的景色就令人心曠神怡了,無邊無際的黃沙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綠意盎然。

大唐時期的大河兩岸,是成片的高大密林。

大河水渾濁,湍急,但也孕育了大河兩岸無數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