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拜訪李靖(第1/2頁)
章節報錯
安國士走了,走得很匆忙。走的時候還帶走了張拯院中那一架精美的曲轅犁。
還有張拯書房之中,那兩張水車和水磨的圖紙。就連張拯留他吃午飯,都被這位司農寺卿拒絕了。
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安國士是識貨的人,在看見水車與水墨的圖紙時。
便知這又是兩件不亞於曲轅犁的新式農具。心中震驚的同時也不免有些複雜。
因為張拯輕輕鬆鬆把這些東西給發明出來,顯得他們司農寺很呆。不過最慘的還是工部,一個尸位素餐的名聲是逃不掉了。
張拯之所以選擇將這三件東西交給安國士,而不是直接獻給李世民。其中自然有自己的考量。
安國士能坐到九卿之一的位置,當然不是蠢人。張拯相信以安國士的智慧,一定能將這三樣東西在朝堂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然後將這一份政治資源投向農學院,助力農學院在書院徹底站穩腳跟。
張拯將他送出了莊子,然後回到府中,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吃完了來到渭南縣伯府的第一頓早飯。
府內的鐵匠與木匠依舊在源源不斷的製造著曲轅犁,還有可隨時更換的精鐵犁頭。
農戶們被張拯分成了十組,同樣的,張拯名下的土地,也被張拯分成了十塊。
每一組人都有自己的翻地任務,不多,每組也就一千畝左右。而已經做好的曲轅犁,還有府中的大牲口,也均勻的分給了各組。
張拯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視線之中的土地,都會長出綠油油的糧食。
這個秋天,自己就能體會到豐收的喜悅。張拯漫無目的在府內遊蕩,想起安國士臨走之前那凝重的表情。
喃喃自語道:“本想順其自然的,沒想到終究還是逃不過用作弊的手段啊。”張拯給安國士這三樣東西,無異於幫助農學院作弊。
但是張拯也沒辦法,六大學院當中,就農學院沒有自己的基本盤。文、理、醫、商、軍、這五大學院,除了商學院之外,每一個學院都有自己傳承。
而商學院,張拯則是決定由自己親自掌握。雖然自己行商的經驗不足,但是超越時代前年的見識擺在那裡。
後世的什麼資本論,貨幣戰爭之類的張拯也都看過。隨便剽竊一下就足夠大唐這個原始的商業環境受用無窮了。
唯有農學院,大唐的耕種方式比之刀耕火種的上古時期也好不在哪裡去。
若是張拯不出手拉一把,怕是過幾年農學院連學生都招收不到。所以就算張拯不想作弊,也沒得選,只能作弊。
現在農學院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張拯也算是去掉了一塊心病。不過這不代表著張拯就無事可做了。
還有一個更讓張拯頭疼的事情。那就是軍學院的院首,至今李靖沒有同意出任。
一想到李靖那油鹽不進的樣子,張拯就頭疼。而領張拯頭疼的事情,還不止這一樁。
李靖油鹽不進,老爹還有事情瞞著自己,皇家書院開學時來自世家門閥未知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