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來得正是時候,因為張拯手上抱著的資料全天下都是獨一份,張拯不想也不可能扔地上。

雖然不明白為什麼崔淑今日如此反常,但是不妨礙張拯請她幫忙。聽見張拯的回答,崔淑從張拯手上接過別墅的鑰匙,幫他開啟了門。

張拯點頭表示感謝,徑直走了進去。將一堆資料放在客廳的几案上,轉頭看向門外的崔淑,沒有邀請她進來做客的意思。

畢竟這個年代,男女之間還是保持點距離比較好。

“崔先生還有事嗎?”張拯看著長得跟妖精似的崔淑朝她問了一句。崔淑很自然的笑了笑,回道:“沒有其他事情,想請張院首來寒舍吃頓便飯,不知張院首方不方便?”崔淑說完來意,似乎是覺得自己一個女子邀請一個男子到家中吃飯有些歧義。

再次出言解釋道:“小女子能在書院紮下根來,全靠張院首從中斡旋,這幾年張院首一直在為文貞公守孝,小女子也一直找不到機會當面表示謝意,現在既然張院首孝期結束,請您吃個便飯表示謝意也是應有之意……”真的只是這樣嗎?

張拯的心裡有些狐疑,他和崔淑平日又沒什麼往來,而且崔淑能在書院站穩腳跟,主要也是她自己能力出眾。

這個理由,多少有些牽強了吧?但看著崔淑臉上充滿了真誠,又不免讓張拯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多心了。

“崔先生還會做飯?”

“這話說的,若是不會做飯小女子這幾年是怎麼生活的,書院食堂裡的飯菜小女子可吃不慣。”崔淑白了張拯一眼,眉眼之中有萬種風情綻開。

張拯頷首回道:“行,今日嗎?”崔淑點點頭道:“擇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小女子在寒舍恭迎張院首大駕光臨。”

“好,張某一定到。”張拯朝崔淑抱了一拳回道,同事之間,一起吃個飯很合理吧。

應該……崔淑在得到張拯肯定的答案之後,朝著張拯盈盈一禮便轉身離去。

張拯關上了別墅的大門,開始整理混成一堆的的紙張資料。將自己三年的心血分類一樣一樣的拿到書房放好,便順勢在書房坐了下來。

結束了三年的守孝生活,忽然迴歸正軌,張拯需要好好的思索一下未來的道路該如何規劃。

現在李泰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今日飛行試驗的成功,必然是會載入史冊的,李泰的名聲也會被眾人爭相傳頌,連帶著書院的五位學子,也會在史書變成正面形象。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李泰在民間的風評也會逐漸扭轉過來。而張拯想方設法都要把李泰的名聲扭轉過來,當然也不是閒的沒事幹了。

實在是在這個以道德為基準生存法則的世界裡,一旦名聲壞了,那將來想做很多事情都會寸步難行。

張拯還指望著李泰將自己從後世帶過來的學問在大唐發揚光大呢。李泰的身份地位,是最合適傳播新式學問的,再加上他本身的聰慧,學什麼東西都快,都能做到舉一反三。

若是他將來不腦子打鐵了去爭儲,將來他就會是整個大唐最有權勢的親王。

李承乾登基以後,感念他的不爭,也必然對他恩寵有加。可以說教會李泰一人,勝過教育普通學子千人。

只是李泰這幾年過得太順利了,漠視人命這一點,讓張拯很頭疼。皇家的人都是怪物,張拯潛移默化四年都沒能改變李泰認為天下百姓都是為皇家服務的這種思想。

李泰的這個思想若是不想辦法去改變,以李泰這種性子,張拯絲毫不懷疑當李泰的學問精深到一定的程度,一定會用無辜的人命去試驗一些他的所學所想。

而這個,還只是李泰身上的小毛病之一。其他的諸如驕橫跋扈,目中無人,揮霍無度等等之類的小毛病更是不勝列舉。

除了李泰的教育問題之外,還有兩個大問題也是讓張拯有些頭大。守孝結束,首當其衝的就是自己婚事的問題。

當初李世民說過讓自己守孝結束便和清河成婚。並且在貞觀六年就將清河公主府在渭南縣城以東三十里的地方建好了。

如果只是成婚,張拯倒是不怎麼抵抗的,因為抵抗也沒用。讓張拯頭疼的是,將來要怎麼和清河這個才十一歲的小姑娘相處。

十一歲啊,張拯又不是什麼戀童癖。張拯還不知道,李世民今天之所以會跑來書院,並且在觀禮結束之後就和張公瑾湊到了一塊,就是為了談這個事情。

觀禮都是次要的。當然就算知道了張拯也無可奈何,在大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開玩笑的。

“罷了,先回家養到十六歲吧……”婚姻生活幸福不幸福已經張拯的考慮範圍了,反正要張拯搬到公主府去住,張拯是決計不肯的。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從孝堂回翠微山的路上,李世民有意無意的朝張拯提起與吐谷渾的戰事。

李世民在自己面前抱怨了那麼久,總不可能只是單純的為了抱怨吧。到了李世民這種位置,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做抱怨這種事情。

說得直白一點,李世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必然是有目的。包括前幾日去誠毅伯府抽李泰,在張拯看來,都是表演的性質居多。

和自己抱怨了那麼久,再加上自己出身的家族,敦煌張氏就在如今的沙洲定西縣。

張拯不難猜出,李世民應該是有了讓自己隨軍出征的想法。就是不知道李世民打算讓自己跟著誰走了。

在歷史上大唐平滅吐谷渾是啟用了兩支大軍的,一支是由遷任左曉衛大將軍的原玄甲軍大統領段志玄在六月份帶走的兩萬大軍。

但是歷史上的伏允被段志玄野戰擊敗以後,便向西逃竄,到了九月份又回到伏俟城。

伏允似乎是覺得自己豎壁清野的計策對唐軍起了效果,剛回到國都就又開始搞事。

於是李世民在十二月派出了李靖,李靖也很給力,只用了三個月便將吐谷渾奏趴下了,伏允也兵敗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