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君臣論學
章節報錯
對於張拯來說,這只不過是後世隨便一個初中生都能弄出來的東西。最簡單的化學知識加上一點心理學手段而已,確實不值一提。
不過李世民顯然不這麼看,江湖術士騙子的小把戲?這算小把戲?如果這也叫小把戲的話,李世民也不會被夢魘困擾那麼久了。
至少身為如今道門領袖之一的李淳風就來不了這幾手。論裝神弄鬼這一套,還有人比道門更加擅長?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問道:“哦,那朕的兩位將軍,昨夜裡是與什麼東西拼殺了半夜?”張拯拱手回道:“什麼也沒有,微臣只是讓二位伯伯對著空氣揮砍了半夜而已。”
“對著空氣?”李世民一愣,昨夜透過燈影他明明看見尉遲恭和秦瓊兩位將軍為他擋住了千萬陰兵。
“這是一門學問,微臣把它叫做心理學。陛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微臣用了一些手段將陛下心中的恐懼給釋放了出來。至於二位老將軍,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而已,真正戰勝恐懼的,還是陛下自己。”張拯適時的解釋了一句,也沒有多說,因為說多了李世民也聽不懂。
“原來如此……”李世民喃喃的自語了一句,而後作沉思狀。
“其實,陛下心裡想問的,是鬼神之事吧。”不等李世民開口,張拯便一語道破了李世民的心思。
李世民聞言詫異的回頭看了張拯一眼,索性也就不再故作姿態。朝張拯認真的說道:“不錯,於鬼神之事,朕確實好奇得緊。慎之可能為朕解惑?”張拯在心裡輕笑了一下,看來昨夜是真的嚇到李世民了。
否則以李世民的驕傲,何必找自己一個少年解惑。不過張拯的目的只是為了嚇一嚇李世民,出一下心中的惡氣。
而不是真的要將李世民變得封建迷信。一個皇帝,還是做百姓的皇帝,為百姓服務比較好。
為鬼神服務,偶爾一次就可以了。於是張拯忽然說起了一件發生在西漢年間的事情。
“昔年太宗文皇帝,祭祀完鬼神之後,半夜召見賈誼詢問鬼神之事,與今日何其相似,陛下以為呢?”除了時間上和形式上,確實很相似。
時間上,一個是在半夜,一個是在中午。而形式上,一個是剛祭祀完鬼神,一個是剛擺脫了鬼神的夢魘。
“這,此事與朕,有何關係?”張拯一番話說出來,直接把李世民問懵了。
史記一書,李世民自然是熟讀了不知道多少遍。《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賈生徵見。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所以,這件事情李世民自然知曉,只是二者之間有何聯絡?難道其中還有自己不知道的說道嗎?張拯昂首而立,不卑不亢的回道:“倒也沒什麼關係,臣只是想問陛下,不問蒼生問鬼神,何也?”
“不問蒼生問鬼神。”這個典故李世民自然是不知曉的,畢竟此詩原作者李商隱的祖宗還不知在哪個犄角旮旯呢。
但是絲毫不影響李世民感受到張拯這句話之中的勸諫之意。而張拯,把這個典故丟擲來,自然也是有深意的。
歷史上的李世民,因為迷信鬼神之事,欲求長生,五十多歲就把自己玩嗝屁了。
讓他早點知曉鬼神之事,把精力放在治國上面也是好事。再者,張拯的學問,還得取得李世民的重視。
如今書院初創,張拯卻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用書院來傳播前世的那些學問。
而是將這些學問單獨傳授給李泰一人。一來是因為書院的底子太薄,書院學子的基礎知識良莠不齊,根本達不到傳播這些知識的基礎。
二來也是因為李世民,任何一種新學問的面世,沒有當朝統治者的支援,是沒有辦法成為主流學說的。
就算短暫的在人群之中流傳,也不過是曇花一現。諸子百家之中的儒家與其他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今的百家學說,儒家因為當初有了武帝的支援,發展到大唐,已經成為了思想學術的巔峰學說。
而其他家,大多已經消散在歷史長河之中。就算是苟延殘喘到現在的法、兵、縱橫、還有被張拯逮出來的墨家。
說是傳承未曾斷絕,實際上也只能依附於儒家的尾翼。唯有如此,方能保持傳承不斷。
張拯前世的學問,不是治國之學,卻是經世之學。以儒家治國,以新學經世,這才是張拯創辦書院的主要目的。
而不是將這東西歸類在儒家的奇技淫巧裡面。簡單來說,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張拯需要的,是自己的學問能與儒家並駕齊驅。
“不問蒼生問鬼神。”李世民喃喃自語了一句,面色嚴肅起來。忽然,對著張拯一拱手:“是朕著相了。”張拯最喜歡的就是李世民這一點,聽得進去勸。
所以張拯沒有躲開李世民這一禮。生生受了李世民一禮後說道:“臣最近在教青雀幾門新的學問,一曰算學,二曰化學,三曰格物。方才與陛下提過的心理學,微臣也會在近期教授青雀。算學一道,乃是化學與格物的基礎。化學,是一門能解釋世間萬物組成結構的學問。如火藥,不過是三種最簡單最常見的物質組合在一起,為何能發生如此劇烈的反應?還有昨夜的鹼水與生薑水反應,為何能呈現出紅色?格物,則是一門能解釋世間萬物運轉規律的學問。以曲轅犁為例,微臣只是對直犁做了一番小小的改動,為何能將耕地的效率提升一倍不止?這些都是臣的學問範疇。太陽東昇西落,四季交替變化,白天黑夜陰陽神變……世間是否有鬼神存在臣不知曉,至少臣未見過。但其他事情,陛下可以問臣,也可以問青雀。”
“算學,化學,格物,心理學?”李世民點點頭,聽完張拯的長篇大論,一幅不明覺厲的樣子。
然後笑了笑,問道:“這就是你的學問嗎?”
“是,這只是臣學問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有地理學、生物學之類的。臣都會慢慢教給青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