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都無法成為劉仁願在朝中的靠山。所以張拯確實動了將劉仁願此人收入囊中的想法。

一個好漢三個幫,在朝堂之上,沒有幫手可謂寸步難行。張拯要走的是一條與前人完全不同的路。

而歷史上的改革者,下場都不算好。張公瑾將張大象調回長安,也是基於這個心理。

張公瑾的身份太高,盯著他的眼睛太多。很多事情他沒辦法親自出手,容易被人抓到把柄。

但是小兒子需要幫手,所以調大兒子回來很合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張拯在後世聽過劉仁願的名字。

所以身為穿越者的人才收集癖又犯了。像劉仁願這樣的人,本身自己有能力,但是因為在朝中沒有靠山。

所以人到中年,也就混了一個從四品下的歸德中郎將,連個爵位都沒撈到。

這樣的人,完全是為自己量身定製的。只不過這事兒也不能急,張拯也很清楚。

劉仁願有劉仁願的驕傲,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還不足以給出讓劉仁願動心的利益。

早上起的太早,在船上又很無聊。所以張拯決定睡個回籠覺。……相比從運河上順流而下的速度,從大江上逆流而上的速度便要慢了許多。

想要轉入湘江,至少也需要將近十天左右的時間。所以張拯必須要做點什麼,讓自己不那麼無聊。

於是比圍棋更加簡單,但是趣味性更高的象棋便應運而生。至於對手,李承乾就是張拯現成的對手。

大唐也有和象棋類似的軍旗,不過規則極為簡單,玩法也不多。所以象棋一出現,便獲得了眾人的一致好評。

今天是張拯和李承乾在船上度過的第七天。連下了七天的象棋,即便是張拯這個

“發明者”,也開始對這個遊戲無比的厭惡!根據杜聰所言,此時眾人已經到達了鄂州境內,也就是後世的武漢。

張拯只能隱約之間辨別出,自己所處的應該是江漢平原的腹心地帶。而杜聰告訴張拯,這一片水域被人們叫做雲夢大澤。

但是什麼澤張拯現在都沒心情去看。因為李承乾這傢伙,似乎物件棋一道有著極高的天賦。

這才短短几天,便從一個新手變成了大師。張拯將象棋弄出來之後,李承乾只在最開始時不熟悉規則被張拯殺了一個潰不成軍。

但是第二天就能和張拯殺個有來有回。現在更是直接將張拯這個發明者摁在地上摩擦。

李承乾飛炮吃掉張拯的最後一顆馬之後,便聽得外間傳來陣陣驚呼之聲。

“太子殿下,伯爺,有人泛舟!”陳瑀的驚呼聲自外面的甲板上傳來。

頓時吸引了張拯和李承乾的注意力。

“臥槽,不下了!”張拯氣急敗壞的將棋盤上的棋子用袖子掃得一地都是。

這已經是他在李承乾手上的第十連跪了。現在陳瑀的聲音傳來,正好藉機脫身。

李承乾冷笑連連,看著張拯無賴的樣子也不阻止。待張拯將一通邪火發完之後,這才伸個懶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