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張縣伯先請!”崔亮連忙搖頭,快四十歲的人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

別說守在刺史府門前的衙役看呆了。就是未表明身份的李承乾,也覺得這位刺史似乎熱情得太過分了。

“呃!”張拯臉上遲疑了一下,畢竟自己是來請人幫忙的。貌似有點喧賓奪主了啊。

不過一想起自己似乎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客套。便也不再客氣,直接邁步踏入了刺史府。

頓時,張拯便發現很多雙眼睛從四面八方盯住了自己。不過這些目光充滿了好奇與探究,倒是沒有什麼惡意。

見崔亮這麼急匆匆的出去,就迎回來了這麼一個年輕的少年。一種刺史府屬官不由得竊竊私語起來,因為這個少年他們沒見過。

但是當得起崔亮親自去迎接,想來身份定然不凡。想到這裡,打量張拯的目光一下子少了許多。

而崔亮見張拯進了刺史府,也趕忙來到張拯身前為張拯領路。將張拯等人引到自己的公廨,崔亮便迫不及待的問道:“張縣伯,請贖本官冒昧,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四言,當真出自張縣伯之口?”聞言張拯瞬間便明白了崔亮對待自己為何如此熱情的原因。

感情這位四十多歲的老帥哥還是個熱血未乾的憤青啊。不過這位老帥哥連自己的身份都不確認一下,便敢將自己帶進刺史府裡。

難道他不怕自己是假冒的嗎?能這麼做,要麼就是對自己的長相已經瞭然於胸,要麼就是中二了。

不過,既然這人看起來像是自己的小迷弟,倒還可以為自己省去許多口舌了。

於是張拯點了點頭道:“不錯,正是出自在下之口。”

“一言道出我輩讀書人之志,簡直是振聾發聵,振聾發聵啊。”聽見張拯親口確認,崔亮的臉上瞬間便激動起來。

張拯的相貌崔亮當然瞭然於胸,甚至連畫冊都讓自己的胞弟崔謹給自己寄來了一張。

橫渠四句他更是親手寫下裝裱起來,就掛在自己臥房。每日睡覺之前都要誦讀一遍為自己加油打氣。

如今終於見到了這個被自己視為偶像,胞弟也推崇置倍的神奇少年,如何能叫他不激動。

不過崔亮畢竟是一州刺史,只是激動了一會兒便冷靜下來。張拯突然出現在揚州刺史府,肯定不是閒得沒事幹跑來江南消遣的。

畢竟崔亮雖然遠離朝堂,但是他的胞弟崔謹可是在長安主持著大唐皇家書院的修建事宜的。

所以他在長安的訊息來源並未斷絕。若是無事,張拯此時應該在長安主持書院開學的事情才對。

所以崔亮很快便靜下心來,朝張拯問道:“不知張縣伯為何突然來到揚州,事先也不遣人來報個信,本官也好盡一盡地主之誼啊。”終於進入正題了,張拯的表情一鬆。

就怕這位刺史也像長安那些士子一樣,為了見自己不惜聚眾圍堵國公府大門。

拱手一禮道明瞭來意:“實不相瞞,在下此次乃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去往嶺南耿國公處。半月前,耿國公上表稱嶺南僚人再次反叛,陛下心中掛念嶺南百姓,便讓在下往嶺南一行。而在下又受不得陸路顛簸,便選擇了水路,自運河南下來到了揚州。而此次登門求見崔刺史,也是想問問江南水師的駐地如今在何方。在下欲乘舟逆流而上,走靈渠水道。若是方便的話,還請崔刺史遣人帶我等過去。”

“原來如此,沒想到嶺南的僚人又開始作亂了。”崔亮聞言,臉上也是瞬間便沉了下來。

嶺南與江南相連,雖說嶺南的戰火波及不到江南。但崔亮的正義感爆棚,只是一聽說嶺南的僚人再次反叛。

心中瞬間便湧現出一股無名怒火。當然他也知曉輕重,知道張拯行程耽擱不得。

沉思了一下繼續對著張拯說道:“本官確實知曉江南水師的駐地如今在何處,只是張縣伯當知,軍隊乃國家重器。就算嶺南戰況十萬火急,想要動用水師戰船護航也得先請示陛下。這一來一回所耽擱的時間……”聽完崔亮的擔憂,張拯解釋道:“無妨,若是需要水師護航,那在下也不會就帶著這幾個親衛便來到揚州了。在下只需水師遣出一艘戰艦送我等渡過靈渠便可。畢竟大江風高浪急,又是逆流而上,商船航行太慢,嶺南的百姓可等不了那麼久的時間!”

“既然如此,倒也不是不可,只是張縣伯現在就要走嗎?”

“不錯,立刻就走,若是崔刺史這邊方便的話,還請遣個人為我等帶路。”張拯的解釋打消了崔亮心中的疑慮。

只是張拯才來就要走,忍不住有些惋惜。這個少年的事蹟他可謂是倒背如流,若是可以,他很想與張拯秉燭夜談。

這一走,還不知道下次再會是什麼時候。只是張拯這次是有皇命再說,他也不好強留。

只得將惋惜埋在心底,然後對著張拯說道:“既然張縣伯有皇命在身,那本官心中的疑惑,也只能留待來日再請伯爺解惑了。本官會立刻安排一艘輕舟送張縣伯與各位軍士去往水師駐地,還請各位稍等。”

“有勞了!”張拯站起身來行禮道。

“不敢!”崔亮回了一禮,然後喚過來一個文吏模樣的人,在那文吏的耳邊竊竊私語了一番。

那文吏聽完崔亮的吩咐,便轉身出了刺史府而去。崔亮吩咐完文吏,便起身走到張拯近前道:“本官已遣人去安排船隻,正好此時府中無甚事務,不如就由本官送伯爺至碼頭如何?”一州主官說沒有政務可以處理,那必然是託詞。

張拯剛想拒絕,卻聽得崔亮繼續說道:“主要是本官對大唐皇家學院好奇得緊,想要趁這個機會向伯爺討教一二,還請伯爺不要推辭。”

“這,好吧,那就有勞崔刺史了。”崔亮說到這個話題,張拯也沒了拒絕的餘地。

便與崔亮一同走出了刺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