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張拯所料,當李世民拿起張拯的摺子看了之後,臉頓時沉了下來。

張拯的摺子裡,先是向李世民請罪,最後則是附上了火藥的秘方。尤其是李世民在看見配方竟然如此簡單之後,李世民的臉頓時難看起來。

一瞬間,他想到了很多。如此廉價的幾樣事物搭配起來,竟能發出神明之威。

而秘方又如此簡單,若是交給軍器監,只怕用不了多久,全天下都會知道這火藥的成分了。

“此物,必須完全掌控在朕一人的手裡。”李世民瞬間明悟過來,張拯這小子,這是吃準了朕不會將秘方讓第三個人知道啊。

見李世民臉色變換,盧承慶心知大事不妙,忙上前一步,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然而盧承慶剛開口,李世民便拂袖打斷了他接下來要說的話。

“盧卿勿要多言,朕知道你要說什麼,這火器局,朕必須同意。即刻自軍器監抽調人手,於龍首塬劃出荒地百畝組建火器局。閻卿,此事你親自去盯著,務必以最快的時間修建好生產火器的建築。有拿不準的事情就去問張家小子。”工部尚書閻立德立刻上前一步回道:“臣領旨!”而盧承慶,見李世民一錘定音,顯然此事已經沒有更改的餘地,只得嘆息一聲退回了佇列。

既然要成立火器局,那麼必然牽扯到人事任命。是以身兼吏部尚書一職的長孫無忌上前拱手道:“陛下,既然要成立這火器局,那負責的人選……”龍椅上的李世民將張拯的摺子收起,對著長孫無忌回道:“主事的人選朕心中自有考量,輔機不必多言。”長孫無忌聞言一怔,看來陛下也不打算讓吏部插手這件事情啊。

不過長孫無忌既然是李世民的大舅子,自然不會與李世民唱反調,聞言便退回了房玄齡身後。

“大局已定!”張拯微微一笑,對於李世民的決定絲毫不覺得驚訝。李世民為了保證火器局的純潔性,定然不會讓吏部插手火器局的人事任命。

至於兵部怎麼想,這是李世民的決定,與張拯有什麼關係。不過這火器局主事的人選……張拯看了一眼站在武將佇列裡裝石像的老爹。

雖然李世民沒有當庭宣佈自己為火器局的主事,但老爹將自己外放的打算只怕是要落空了。

火器局的事情是大朝會上商議的最後一件事情。而如今既然此事已經塵埃落定,這朝會自然也就結束了。

李世民的賜食張拯沒有吃,散朝之後張拯又不像其他大臣那樣還有公務需要處理。

自然是選擇回家吃大餐比較奈斯!張公瑾去了左曉衛大營,張拯便步行回了家。

吃完飯張拯正準備出去遛食,李武存便找了上來。只不過今日的李武存與往日不同。

以往隨身攜帶的馬槊不見了蹤影,粗布麻衫的短打也換成了錦繡袍服。

最重要的是,李武存的肩膀上,還立著一隻神駿的灰色鷹隼。只是一眼,張拯便喜歡上了這隻老鷹。

無他,鷹隼的顏值太高,而且老鷹眼裡難以掩藏的兇戾之色,證明了它不是一般的鷹。

張拯認為,只有自己這般風度翩翩英俊瀟灑顏值出眾的俊傑才配得上如此神駿的鷹隼。

李武存長得太醜了,與這鷹一點都不般配。紈絝們熬鷹鬥狗早都已經玩出花兒來了,但是這般神駿的鷹隼還是第一次見。

所以,張拯忍不住伸出手想要去摸一摸。就在張拯的手快要靠近李武存肩膀上的鷹隼時,李武存突然開口說道:“別動,他脾氣不太好。”張拯從善如流的收回了自己的手,不是因為李武存出言阻止,而是因為那隻鷹隼的兇戾眼神給了張拯很大的壓力。

張拯搓搓手,對著李武存笑問道:“這隻鷹,不便宜吧。”李武存抬起手臂,那鷹便從李武存的肩膀上跳到了他的小臂上,李武存撫摸著小鷹的羽毛對著張拯說道:“它叫小鷹,是我十二歲那年從遼東土人手上救下來的。當時那人告訴我,它是天空之王。它還有另一個名字,你或許聽過,叫海東青。如今小鷹是我墨家內部傳遞訊息的重要手段。小鷹既然來了長安,說明墨家的弟子們也快到了。我來找你就是想問問,你打算怎麼安置他們?”

“這麼快?”張拯對墨家的效率有些吃驚。李武存搖搖頭,對張拯解釋道:“只是第一批,都是長安附近收到老師訊息的墨家弟子。至於老師他們,估摸著還要等幾天。”原來長安附近的啊,這才合理嘛。

從晉陽趕來長安,還遇上大雪封路,張拯與李承乾走了快一個月。劉方再快,也不可能在元正之後短短七天時間從晉陽跑到長安。

張拯聞言點點頭回道:“既然只是第一批,那暫且先讓渭南別院的下人們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待鉅子到了之後再去書院如何?”李武存回道:“可!”見李武存同意,張拯問道:“他們現在人在哪?”

“藍田縣,玉山。”李武存報出了一個地名,張拯一想,藍田距離渭南也不是很遠,便對著李武存說道:“那現在去接他們。”說完,張拯便喚來陳瑀與其麾下的十餘位親衛。

與李武存一道,一行人出了城打馬朝著玉山奔去。玉山,是一座不怎麼高的山。

但是藍田縣境內一馬平川,突然有這麼一座山屹立在一片平原之中,就顯得很突兀了。

玉山,因為盛產玉而得名。李商隱:“藍田日暖玉生煙。”一詩中所說的藍田暖玉,說的便是玉山所產的暖玉。

不過到了大唐時期,經過成百上千年的開採,如今的玉山上已經沒有玉可以採了。

但是在老藍田人心中,玉山依舊是一座顯眼的地標。而墨家在長安附近的弟子,墨家內部稱之為墨者,便聚集在山腳下一個叫做南坡的小村子裡。

當張拯與李武存來到這個小村莊時,日頭已經過了正午。張拯進入南坡村,便一下子愣住了,因為張拯沒有在村子裡發現一個青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