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試驗新式武器
章節報錯
太極宮大殿內,滿殿君臣相視無言。張拯、陳瑀、邱十三、李武存。四個年輕人一字排開,跪在大殿下方。
龍椅上的李世民眸子半闔,一直手臂支著臉頰一側,倚靠在龍椅的扶手上。
在看到常平將張拯帶上大殿時,李世民就明白了,這冬日旱雷必定是張拯這小兔崽子搞的鬼。
坐在李世民左手下方第三個位置的張公瑾,臉色鐵青的盯著跪在大殿中央,仍舊一臉風輕雲淡之色的自家孽子。
在張公瑾前方的兩人分別是大唐軍方第一人的軍神李靖,還有軍方第二人李績。
見張公瑾臉色不太好看,便露出饒有趣味的眼神在張拯與張公瑾來回掃視,一幅等著看好戲的神情。
而坐在李世民右手下方的大唐文官第一人房玄齡,還有大唐文官第二人的長孫無忌。
在看見始作俑者是張公瑾之子時,便同時決定不管這樁閒事,一幅眼觀鼻,鼻關天的模樣。
只有程咬金這個老不休,悄悄的挪到張公瑾身後,一把拎起了陪坐父親身後的張大素的後脖頸。
將張大素拎到了一旁自己的位置上,自己在張大素的座位上坐了下來。
然後饒有興趣的打量起了大殿內其他人臉上此刻的表現,尤其著重的關注著文官隊伍那邊的幾個大佬。
“陛下,微臣教子無方,還請陛下贖罪。”張公瑾還是坐不住了,從座位上起身來到張拯身旁站定,朝著李世民彎腰拱手請罪。
請罪完畢後,用眼角的餘光狠狠的瞪了自家孽子一眼。昨天還在心裡感慨頑皮的孽子終於開始懂事了,沒想到這孽子今天就給自己送上這麼大一個
“驚喜。”但攤上了這麼個不省心的兒子,自己又能怎麼辦呢,總不能不管他任由他自生自滅吧。
“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張公瑾默唸了幾聲,只覺得心裡苦啊。
李世民見心腹愛將站出來請罪,睜開了微眯的眼睛。平淡的說了一句:“無妨。”便沒有了下文。
張公瑾站在大殿中央,也不開口求情,只是微微彎著腰。李世民沉吟了半晌,最終將視線投向了始作俑者張拯的身上,有些好奇的問了一句:“張家小子,那聲響,你是怎麼弄出來的?”實際上李世民在看見張拯的時候,懸著的心就已經放了下來。
冬日旱雷,還是元正這一天的旱雷,對於大唐來說是大大的不吉之兆。
尤其是在這個關口,朝爭剛剛落下帷幕,李世民雖然大獲全勝,但也埋下了不少隱患。
若真是冬日旱雷,極有可能會成為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用來攻訐自己的理由。
所以李世民的第一反應是召李淳風前來卜算吉凶。既然現在確定了不是什麼旱雷,而是張拯玩鬧弄出來的動靜,不過是虛驚一場而已。
李世民心裡頓時沒了責怪的意思,只是心裡有些好奇,張拯是怎麼弄出那般聲勢的巨響的。
“回陛下,其實微臣是在試驗一種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本來打算試驗成功之後,就入宮獻給陛下,以此來恭賀新春佳節。沒想到一不小心動靜鬧得大了些,驚擾了陛下與各位朝臣,皆微臣之過也,還請陛下責罰!”張拯說起瞎話來眼睛都不眨一下,明明是想放炮仗,愣是被他說成了試驗新式武器。
不過瞎話也得看誰來說,至少李世民現在就信了張拯的屁話。一聽張拯是在試驗新式武器,而且還特意強調了一下威力巨大,不由得坐正了身子,好奇的問道:“那你試驗成功了嗎?”朝臣們也被張拯的瞎話吸引了注意力,不由得豎起了耳朵,準備聽聽張拯會怎麼回答。
誰料張拯雙手一攤,直接將鍋甩給了常平。
“微臣這不正在試驗的重要階段,就被常將軍給拿進宮了嘛!”大殿外的常平聽見張拯的話,忍不住扯了扯嘴角,臉上泛起一絲苦笑。
就知道這位爺不是好惹的,都跪在陛下面前了,還惦記著自己方才去抓他手臂這點仇。
又沒抓到,至於嗎,至於嗎,我就問至於嗎?常平忍不住仰頭問天,難道自己註定命中犯小人?
李世民嘴角一扯,心想:“不拿你進宮,難道任由你將長安給轟炸一遍?”但以李世民的城府,怎麼會看不出來張拯這是對常平有些不滿呢,當即沉下臉來問道:“這麼說來,就是還未成功?”張拯看見李世民的臉色頓時覺得不妙,稍微一想便想通了,這個常平動不得!
於是眼珠子一轉,馬上改口道:“這倒不是,微臣的試驗已經成功了。本來就打算進宮獻給陛下的,這不剛成功就被常將軍帶進宮來了嘛,呵呵……”見張拯立即改口,李世民點點頭,臉色由陰轉晴。
張拯則是在心裡鬆了一口氣,暗想還好老子機靈,回去一定要好好查查這常平是何方神聖。
站在張拯身旁的張公瑾,也聽出了陛下與自家這孽子對話之中的言外之意。
心中暗暗對這位經常見到的飛起校尉留了一個心眼。只待回府便打算遣人去打探一下常平背後有什麼力量,能讓陛下如此看重。
兩父子此時像是心有靈犀一般,想到一塊去了。大殿內的聰明人當然不止張氏父子。
張拯在李世民的一句問話下就立即改口,明顯很不尋常。張拯紈絝的性子整個長安的人都有所耳聞,怎麼可能輕易改口,哪怕對方是皇帝。
於是大殿內很多人都將視線偷偷的看向了李世民,然後低著頭若有所思起來。
“既然成功了,為朕演示一番吧。朕倒是好奇得緊,什麼新式武器能響得長安震耳欲聾。”李世民將大殿內一眾大臣的表現盡收眼底,但心中並不在意。
他有絕對的自信,就算所有人去查,最後也只不過是加重他們對皇權的敬畏之心罷了。
百騎司也是時候出現在眾人的眼前了,臣子的對皇權充滿敬畏,對李世民來說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