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要不要給陛下去一封信?”

常言陪著李承乾到了居住的寢宮前面,請示了一句。

李承乾沉吟了一下,回道:“不用,這事是拯哥兒辦到的,要奏稟父皇,也該由他上表,明天等他醒來再說吧。”

“是,老奴明白了,那老奴告退。”

常言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這是一份功勞,甚至可以說是一份大到沒邊的功勞。

李世民讓張拯來晉陽的任務,只不過是替他揪出那些藏在暗處搞風搞雨的神秘人。

現在不過是到晉陽的第二天而已,張拯現在主線任務還沒有完成,反而替李世民將太原王氏收入了麾下。

有了這份功勞墊底,哪怕最後張拯的任務沒有完成,李世民也只會更看重張拯。

因為和太原王氏的投誠比起來,能不能揪出那些神秘人,反而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李承乾的意思就是,既然功勞是張拯一個人立的,那麼就算要表功,也應該由張拯一個人上奏。

現在誰都知道常言是李世民安插在晉陽欽差隊伍中的一雙眼睛,李承乾的言外之意,就是不希望常言插手。

“走吧。”

李承乾揮揮衣袖,踏入了自己的寢宮。自有其他宮人侍女為李承乾寬衣洗漱。

聽得李承乾的指令,常言彎腰行禮後隱入黑暗之中消失不見。

……

第二天一大早,還在睡夢中的張拯就被李承乾叫醒了。

李承乾仔細詢問了張拯昨日裡去太原王氏的經過,以及如何與王淵那老狐狸鬥智鬥勇。

張拯則是一臉嘚瑟為李承乾講述自己是多麼英勇睿智。

畢竟,能和王淵這一級別的對手交鋒,最後還能得償所願的人,可以說是如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也就是張拯,身兼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大唐皇家學院的牽頭者的身份。

換一個人來,臉皮稍微薄一點可能連王氏的大門都進不去。

所以就以這事兒來說,確實值得張拯驕傲。

“接下來就是安心等王氏的訊息就好,這個事情,我估摸著他們內部也得消化好幾天。

況且,王氏也不止晉陽這一支,還有祁縣那一支。

不過我預測,最多三五天,王氏必然會給我們一個答覆。”

張拯和李承乾出了晉陽宮門,來晉陽的當夜,淮安郡王李神通去世,張拯沒趕上李承乾去弔唁。

現在出城自然是去往王府,畢竟這晉陽張拯來都來了,知曉一位郡王去世了而不去弔唁也不太好。

兩人身後跟還著上百位喬裝打扮過的將士和宮人侍女。

李承乾出行的地方,總是少不了常言和嚴松的。

他們一個是李世民明令貼身侍候李承乾的太極宮前內侍,一個是晉陽宮留守少監。

李世民不在,李承乾就是他們的主人。

所以,兩人的身影自然是寸步不離的跟著李承乾。

兩人沒有選擇騎馬或者坐馬車,一方面李神通的府邸距離晉陽宮也不算遠。

另一方面就是,畢竟是去弔唁一位郡王,步行以示尊敬。

兩人一邊說一邊走,不知不覺的就來到了淮安郡王李神通的靈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