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想辦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各位父老鄉親們快快請起,快請起來。”張拯驚了,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連讓大家先起來。
聽著百姓們樸實無華感激自己的的語言,心中湧現出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地上涼,快起來吧。”
張拯伸手扶起一個老人,其他人也慢慢起身。
被張拯扶起的老人嘴角顫抖的對張拯說道:“爵爺,你是好官啊,俺謝謝你了。”
“我知道了,老人家,外面天氣冷,快回家吧。還有你們,快回家去吧。”
張拯對著老人點點頭,勸了一句,然後高聲向其他百姓喊道。
“爵爺回長安了,以後還來晉陽嗎?”老人的嘴唇都被寒冷的天氣凍得有點發紫了,還是顫顫巍巍的朝張拯問了一句。
“會來的,我會來的,天冷,快回去吧老人家。”張拯抿了抿嘴唇,他也不清楚將來是否還會到晉陽,但是看這架勢,只能先應和下來。
“好好好,還來就好,俺代表晉陽的百姓再次感謝爵爺活命之恩。”
老人聽見張拯的承諾,老臉笑成了褶子,一邊說著一邊又要跪下去。
還好張拯眼疾手快,一把拖住了老人。
“地上涼,你們的心意我都知道了,但是時候已經不早了,再不走今夜我和將士們只能露宿野外了。”
張拯有些無奈,官道被百姓攔住了。而這些百姓又是專程來感謝他的,他不可能下令讓將士們驅散這些百姓,只能好言相勸。
“老漢知道了,老漢這就幫爵爺驅散他們。”
那老人聽張拯這麼說,連忙轉身幫助驅散百姓。
“去去去,都回家去,不要攔了爵爺的路。都回去……”
老人的年紀擺在那裡,在一眾百姓們心中的威望也很高,聽到老人這麼說,其他的人連忙朝官道兩邊退去。
騰出來了一條足夠讓隊伍透過的道路,但是人群依舊沒有散去。
張拯深深的看了站在路邊不願意散去的百姓一眼,有老人,有孩子,有青壯,也有婦孺。
百姓們的精神狀態都算不上好,但是眼神裡無不透露著對他的感激。
乾旱與蝗災讓今年的糧食顆粒無收,是這個年輕得過分的爵爺想出了法子幫他們度過了這個災年。
讓他們沒有淪落到餓死荒野賣兒賣女的地步,他們有理由感激張拯。
見道路通了,張拯沒有再多說什麼,朝著百姓們彎腰行了一禮,然後輕輕揮了揮手。
回到李承乾的馬車上,便下令部隊全速透過。
透過馬車的窗子,張拯能看見百姓們的目光一直在注視著自己與李承乾乘坐的馬車走遠。
王朝興替,百姓苦啊……
貞觀年間,李二頻繁對外用兵,雖然打出來了一個萬國來朝的威勢,但是百姓的日子依然過得很苦。
或許,自己能想辦法改變一些東西。
那些百姓充滿菜色的臉在張拯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張拯突然想起了自己和李承乾說過的土豆和玉米。
但是一想起這兩樣東西如今在大洋彼岸肆意的生長,而大唐卻沒有過硬的造船技術和航海圖,不由得心中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