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以談(第1/2頁)
章節報錯
“請王世伯,受小侄與天下百姓一拜。”
張拯語畢,煞有其事的起身,對著王淵鄭重的行了一禮。
坐在主位上的王淵,見張拯還真起來給他行了一個大禮,不由得一怔。
先前他本來就是隨口出言激一下這小子,料想以張拯那聞名長安的紈絝性子。
聽完自己的話,只怕會拂袖而去,就算不拂袖而去,接下來的談話當中,自己也能佔據主動。
卻是沒想到,這位張賢侄,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油滑得多。
幾句話便將一件他爹臨之兵戈強取豪奪的事情,變成了為太原王氏邀名的好事。
此子,不簡單。
王淵已經儘可能的高估張拯了,卻沒想到竟然還是低估了。
此子,能以十五歲的年紀,自己掙一個縣男的爵位在頭上頂著,果然不能以常理置之。
但王淵也不會因為張拯說了幾句漂亮話,就放下心中的成見。
王淵與張拯沒有私仇,而是立場之間的對立。
原因已經說過很多次,不在於張拯他爹從王氏手中巧取豪奪了百萬石糧食。
百萬石糧食,聽起來很多,但是對於家大業大的太原王氏來說,肉痛肯定會有,但還談不上傷筋動骨。
最多就是丟點面子,但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丟面子的也不止太原王氏一家。
大家都丟了臉,也就相當於沒丟臉,仇恨反而沒有那麼刻骨銘心。
結症還是在世家門閥所壟斷的教育資源上。
張拯要幫助李世民爭奪官員和百姓的控制權,為此,獻上了活字印刷術這個利器。
這就是在挖世家門閥的根基,敦煌張氏可以無所謂,因為他們的立場早就倒向了李世民。
但對於王崔鄭盧這些遊離於皇權之外,還想保留在百姓當中的話語權來作威作福的門閥來說。
活字印刷術的出現,不亞於一場晴天霹靂。
立場的對立,遠比私仇更加難以化解。
除非張拯能說服王氏倒戈,徹底投向李世民的懷抱。
那麼張拯有沒有這種想法,可以很肯定的說,有的。
為什麼張拯要選擇太原王氏為突破口呢,這就是張拯身為穿越者的福利了。
先知先覺,是張拯來到這個世界最大的依仗。
就拿大唐貞觀年間大致的歷史走向來說。
別看現在王氏一幅對李世民愛答不理的樣子,但只需要時間再過去十幾年,王氏就會倒向李世民的陣營。
雖然沒有背刺其他盟友一刀,但王氏選擇了與李唐皇室聯姻。
聯姻的人選,就是李世民嫡三子,那位被後世稱讚為內聖外王,一手將大唐推到巔峰的唐高宗李治,並且獲得了極大的政治回報。
而有了張拯的存在,接下來局勢對於李世民還會更加有利。
所以,決定來拜訪王氏時,張拯便是抱著要與王氏展顏消夙怨的心態來的。
不然以張拯在大唐十五年養出來的紈絝脾氣,管你是什麼王氏門閥,惹老子不開心,一把火大門給你燒掉。
“這麼說來,老夫還要感謝張賢侄為我王氏揚名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