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東宮內的三人商量著書院細節的時候。

兩千份報紙也悄悄散入了長安各地。

僅僅一箇中午的時間,便迅速引起了長安市民的討論。

並且一傳十,十傳百。大有越演越烈的態勢。

“你有沒有看報紙?”

“報紙,啥東西麼?”

“哎呀,報紙你都不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

一些訊息靈通人士,便開始自發傳播起了報紙上報道的內容。

“這個程……咳咳真不是個東西。”

“是說呀,毀了多少良家女子的一生啊。還有這些小哥兒,忒可憐了,被這個程……給脅迫。”

……

“沒想到陛下竟然親自為臣子抬棺,大唐有君王如此,天下之幸啊。”

“是說呀,短時間內這個杜家怕是倒不了。”

“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陛下聖眷再濃,也得看杜家後人爭不爭氣。”

“有些道理。”

“”

……

“這個李記製冰行是個啥東西麼?”

“製冰售冰,這時節還有冰,真的假的?”

“走,看看去,真有的話我要買點兒,今年能熱死個人,我家冰窖早見底了。”

“我也去,我也去……”

“同去,同去。”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短短四句話竟道盡我輩士子心中志向。”

“豪氣,當浮一大白。”

“你們看,這報紙上面竟然說這四句話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嘴裡講出來的。”

“什麼,十五歲?”

“東宮侍讀、渭南縣男、鄒國公之幼子。”

“天縱奇才,天縱奇才啊,諸位同窗,吾欲拜訪這位道盡我輩士子心思的少年爵爺,爾等誰願與我同去?”

太平坊、歸化坊、安仁坊、宣義坊、平康坊……

長安各大坊市酒樓百姓議論聲不絕於耳,有稱讚陛下心胸寬廣海納百川的。

有悄悄小聲譴責程咬金欺男霸女道德淪喪的。

還有被酷熱的天氣折磨得受不了的,徑直往東市而去,可以想象李承乾和張拯即將小發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