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百年前的舊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和朱九說完近況後,李猛又有些好奇,朱九為什麼會在這硝煙瀰漫的時候來到邊境?
只不過說到這裡的時候,他仍舊免不了埋怨兩句:「當初你要是沒詐死在戰場上,恐怕那些舊部也不會死的死,散的散,眼下你回來了,你就不想奪回屬於你的一切?」
下意識的,李猛認為,朱九之所以有如今的遭遇,甚至不敢堂堂正正回到燕國朝堂內,皆因朝中那些女幹吝之人的暗害。
所以,她如今隱姓埋名,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但朱九並未解釋,只是順著他的話搖了搖頭:「功名利祿與我而言不過是塵土,不必被我放在心上,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總歸是要打起來的,並不會因為誰而停止。」
只要這些人還有爭名逐利的心,就算今日沒有冷丞相,他日也會出現一個曹丞相,李丞相。
「這……」
李猛摸了摸鼻子,也沒順著她的話說下去了。
他倒是不知道,這小將軍什麼時候竟然變得如此豁達。
雖然她以往就心胸開闊,可這一次,她竟然不想奪回屬於她的一切?
屬實奇怪!
不過,兩人聊到這裡的時候,倒是讓他想起了另一件事,很快對朱九道:「對了,說起來,聽說兩百年前,軒轅國和燕國,高辛國乃是一體。」
聽他說起舊事,朱九也不免來了積分興趣,注意力落在他身上,看著他,靜待下文。
而李猛也道:「當時的夏國還是北方的匈奴,實力強大,而中原王朝則因奪嫡之爭,導致諸王分裂,由當時的蠻王帶走一部分兵權,建立了高辛國,攝政王則留在如今的軒轅國,建立了軒轅,積弱已久的太子則順理成章繼承王位,但將國號改為了大燕。」
所以說,高辛國、軒轅、燕國,其實在兩百年前為一體。
至於這則歷史故事,則是有根據的,要從史書上查詢到蛛絲馬跡也並不難,而朱九自小就生存在朱家,對於朱家的情報十分了解,所以也比任何人都清楚,當時象徵武力的蠻王、象徵權利的攝政王和象徵正統的太子都是真實存在的。
只不過,三家分裂之後打了太久。
如今早已勢同水火,反倒是當年一直強盛的夏國,如今卻變成了苟延殘喘的匈奴部落,大有越活越回去的架勢。
聊了會兒與正事無關的話題後,朱九才聊到了她自己,拍了拍李猛的肩頭道:「我也不瞞你,你既然看到我出現在這邊境之地,應當也明白,我是要去高辛國的。」
此地距離高辛國,不過五十里路,很近,四個時辰就能走到。
如果用馬車的話就更快了,兩個時辰。
只不過這段接壤的地方,山林錯從複雜,人一旦邁入其中就很容易迷失。
朱九倒是不怕這些,她在外行軍打仗多年,早就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再加上她多年行路的經驗,要想迷路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李猛沒想到她這麼誠實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一時間有些沉默起來,摸了摸鼻子,而後才道:「小將軍,那我呢?我能做什麼?」
他說這話時,真誠的望向朱九,希望朱九能為他指條明路,而不是一直渾渾噩噩的帶著弟兄們留在邊境,做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