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年渡劫(第1/2頁)
章節報錯
古代神話中的生死輪迴,大概講的是人死去到地府,喝掉孟婆湯,相當於喝下一碗“忘情水”,忘卻前世一切情緣,透過奈河橋,參與六道輪迴。
佛家的經典中也有轉世這種說法。
但是,轉世童子這個詞彙,不是正統佛家的詞彙,乃是當年到西域傳教的“蓮花生大師”,為了方便傳教,融入的當地教派的元素。
所以只有西域會在領頭的僧人死的一刻做記錄,在方圓幾十裡內找同一時間出生的孩子,作為高僧的轉世,帶到寺裡培養,將來再做高僧。
憑什麼高僧就能搞特殊化,不喝孟婆湯,難道說什麼幾世高僧和孟婆是老朋友?
但他要是在奈河橋前和孟婆多聊了幾句,不就容易耽誤了投胎時間了嗎,趕不上去找轉世童子的僧人該怎麼辦?
陳展以前便有過這類疑問。
很多人會混淆六道輪迴和轉世童子這兩個概念。
可陳展不一樣,他當年為了做影片,看《火影》時,佩恩使出輪迴眼,他對這一段的出處特別好奇,查過相關的知識,於是印象比較深刻。
關於西域,詭異的傳說有很多,和此類似還有十二寺廟鎮住羅剎女的說法,蓮花生大師傳教之後修了十二座佛寺。
從上往下看,連成一個女人的形狀,據說是為了鎮住地下的一個名為羅剎女的妖怪。
洛城遠離西域,隱聖寺又是遠近聞名的正統寺院。
怎麼會有轉世童子這種西域的獨有說法呢?
要麼是純屬巧合,要不然便是傳慧大師領悟錯了佛經,抑或是別有用心。
接引僧人憂心忡忡地說道:
“無休自小命運多舛,如今寺院突然間發生了這種事,他也不知去向,這都是天意的安排。”
陳展聽聞,心中好笑,這僧人分明就看出了寺中的問題,在用話來點撥自己。
他話只說一半,剩下的全讓自己猜。
這是心裡明明想到了,但卻不想說出不敬言語得罪佛祖嗎?
陳展可不怕,他的心念通達,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大師,你應該看出來了,問題並不僅僅在無休和尚身上。”
“施主從何說起呢?”接引僧人疑道。
“大師資歷深厚,學佛多年,哪本經書裡寫著要在方丈圓寂之時,要出去找轉世童子?”
“況且,故去的方丈是真佛嗎?成了真佛舍利了嗎?你寺的真佛舍利只有創寺方丈的一尊,恐怕上一任方丈沒有成吧,值得這樣興師動眾嗎?”
“為什麼要去農家找一個孩子,又憑什麼來確定他就是故去的方丈的轉世童子呢?這孩子是誰又能怎樣,不就只是傳慧方丈的一句話而已嗎。”
陳展言之鑿鑿,說得一旁的兩個女孩“不明覺厲”。
“陳施主的話,我並不認同,我們寺內的僧人學的都是真經,也就是世人所說正統佛教,何來邪門歪道一說?”
“方丈派我們去找轉世童子,自有他自己的考慮,至於佛祖是怎麼啟發他的,我不會妄加揣測,我們的修行還沒有到那一步。”
陳展心說這佛門的人真的嘴硬啊。
當初第一次到隱聖寺和他打交道時就是這樣,透過算計,非要把高價紀念品賣給自己,沒有理也能較出三分理來。
這個接引僧人明明心裡對無休和尚有懷疑,對方丈的行為不理解,但是嘴上就是不說出來。
於小魚在一旁插話道:
“大師說的沒錯,隱聖寺是好寺院,我在裡面求取的佛牌,就顯靈了,確實幫我當了一次煞,不然我可能早就出事了。”
陳展笑道:
“我不和你們爭論,這些事情想必只有傳慧方丈清楚,要是能找到他,他能不做隱瞞,開誠佈公,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阿彌陀佛。”接引僧人唸佛。
“方丈從不跟我們一起行動,這次寺中出事,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
於小魚同樣很熟悉傳慧方丈,說道:
“我也聽說了,方丈幾十年沒有出過隱聖寺了。”
接引僧人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