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傳丟的古武(第1/3頁)
章節報錯
洛心儀和於小魚都去忙她們的事情了,照顧小和尚的事情被陳展攬了過來。
陳展的《太乙道醫論》升到了lv2,有一些補氣養血的藥方他一直想試一試。
他原本以為書中記錄的全是中成藥,只要按圖索驥即可。
研究下來才發現,《太乙道醫論》人藥篇中論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講究一人一方。
大夫必須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差異,進行用藥上的變通,這樣才能發揮出較為理想的效果。
“怪不得覺得現在的傳統藥材不太好使了,以為全是盒裝的中成藥,原來過去的方子都是要靠大夫根據患者情況調整的。”
陳展越學越覺得其中奧妙無窮,迫切需要找人來試一試。
小和尚正好身受內傷,還有內功功底,風險也小一些。
這一下,無休小和尚慘了。
一天要喝陳展配的幾服藥,陳展配出的藥不管是味道還是口感都非常奇怪,小和尚經常是剛一入口就噴出來,要麼就是上吐下瀉。
饒是陳展勸說良藥苦口,排出體內廢物也屬於正常現象,小和尚也不願意喝。
該說不說,陳展的藥還是些作用的,不過和現在常見的藥有些味道上的區別。
但小和尚嚇壞了,說是內傷不好也不要緊,只要不喝陳展配的藥就行。
陳展沒辦法,只能說道:
“你這是諱疾忌醫啊,你不喝我的藥,我再給找一位大夫。”
索性,陳展將小和尚帶到齊喚仁的益仁堂,和齊喚仁一起商量藥方,嘗試將失傳的古醫術中一人一方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現代人的身體調理中。
他和齊喚仁研究了很久。
就小和尚的傷勢,一項一項進行治療。
小和尚每有一點起色,《太乙道醫論》的經驗就增長一些。
陳展沒將書中理念研究透一些,經驗也會增加一些。
古人和現代人飲食和生活規律有所差異,體質也有很大的不同,古藥方一律需要調整,還好小和尚有古武術內功功底,又長期生活在山中的廟裡,相對更接近古人身體一點,為二人的研究和實驗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一來二去,人藥篇經驗已經過半。
陳展終於從《太乙道醫論》中,整理出了一味補身湯藥。
無休小和尚喝了幾味後,感覺不錯,齊喚仁緊接著喝了,立刻蹲在廁所排起了體內廢物。
陳展喝後能感受到藥力遊走全身,雖然功效不是立竿見影,但屬實對現代人的體質有些改善效果。
幾個人都很高興,商量給這個藥起個名字,由於每個人喝後都避免不了蹲廁所,起了個名字叫金匱養身湯,把人體比作金色的櫃子,需要常開櫃門,隱晦地描述了開門排出廢物的過程。
小和尚精力越來越充沛,迫不及待地出去和陳展訓練。
陳展這些天與小和尚聊天中發現,小和尚不僅耐藥性很好,身上的佛門絕技也是十分的全,羅漢功,羅漢拳,鐵頭功,金鐘罩,一指禪……從內功到硬功一應俱全。
陳展的護體神功由於過於還原古武術,有些內容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反觀無休小和尚的功法更簡單直觀一些,而且他的悟性很高,提高只是時間問題。
陳展越聊越高興,開始還以為自己要受罪教一個菜鳥,現在看來這是傳慧大師給自己發的福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