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抬棺這首風靡夏國的音樂,被戲稱為死神專屬,吃席必備。

音響是陳展花3000一天租的,多聲道立體聲讓音樂更加充滿感染力。

雖然這個世界文化不同,沒有黑人抬棺,但是對於曲調,陳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他直接完美還原了一下。

由他的口哨開場,結合多種樂器和電子音樂,在副歌部分還特意請人錄了一段嗩吶版。

陳展打著幡站在最前面。

四個黑人小夥在後。

一聲令下。

四個黑人小夥登場。

一拉手中白手套,四人整齊劃一,抬起鋥光瓦亮的棺材。

抬起來還不算完,又一下子將棺材底抗在了肩上。

緊接著,隨著音樂節奏,棺材在他們的幾人的手臂和肩膀範圍上下翻飛。

周遭賓朋沒有人交頭接耳,瞬間被這場景驚住了。

因為,這一畫面顛覆了他們對抬棺的認知。

以往,村中白事會請人唱戲,時髦的會唱唱流行歌曲,一群鄉親坐在一旁,嗑著瓜子聽著。

出喪之時,孝順的會僱傭一些職業哭喪人,痛哭流涕。

抬棺也是一堆小夥披麻戴孝,那兩根大竹槓子抬著,還有人專門在兩旁拋灑紙錢。

可是今天,出喪的隊伍十分另類。

嗩吶混合著電子音樂,節拍加上舞步,現場氣氛逐漸上升,宛如一場舞臺表演。

為了還原黑人抬棺的梗,陳展已經準備了幾天。

他對現狀認得很清,身負鉅債,只能靠系統了。

只要系統給獎勵,道士下山,降妖捉怪,鈔票還不是滾滾來。

所以,必須趁著這個機會,觀眾足夠多,收割一波獎勵。

為了保證成功率,陳展決定不虛假作秀,就抬真真正正的棺。

他打著幡,跟著音樂節奏,像一個指揮家一般,指揮著幾人的動作。

四個黑人小夥,每人兩隻手托住棺材底,如同嬰兒搖籃一般,輕輕搖晃著棺材,表達故去亦如初生,迴歸母親懷抱的意思。

接著,每人一個弓步,將棺材放在大腿上。

從兜裡掏出手絹,對著棺材,誇張地揮舞,表達親人離世的悲傷。

隨後,弓步一撤,坐在地上,雙腿不斷蹬踹,掀起了大量灰塵。

表達故人遠去,只留下一道塵煙,也有塵緣漸遠的隱喻。

觀眾之中,有些人隱隱察覺到了動作中蘊含的意味。

但是絕大多數人沒看明白。

只覺得四個黑人一個棺材,隨著音樂做出各種動作,有點意思。

音樂氣氛一起來,都忘了正在參加的是一場葬禮。

有幾個村民噗呲一聲,笑出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