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舉手之勞(第1/2頁)
章節報錯
“阿孃。”
“哦,江湖啊,怎麼樣了?”
“什麼‘怎樣了’?”我拿了只乾淨碗,揭開桶蓋,見還剩豆花,便自個兒舀了半碗:“阿孃是指我的差事?”
阿孃劃了塊豆腐遞給面前的客人,回頭瞪了我一眼:“看你這樣子,怕是沒成吧?那個死胖子,我就知道靠不住。”
許是肚子太餓,平日裡讓人倒胃口的豆花也變得香甜起來。半碗吃完,我還想再添,被阿孃一把按住:“你不是說都吃膩了,一看見豆花都想吐嗎?”
“我……我餓了。”
阿孃從錢袋裡掏了五個銅板塞到我手裡:“去去去,吃點兒東西了自個兒到處逛逛,看有沒有合適的活計。求人不如求己,別把希望都放在那個死胖子身上。”
“是。”我應道。看著手裡的錢,不禁有些羞愧:阿孃辛辛苦苦把我拉扯這麼大,實在是不容易,哎,我一個大男人,居然還要靠她賣豆腐維持生計,就算別人不笑話,我自個兒都沒臉見人啊。
找活兒幹……找活兒幹……說得容易,可上哪兒去找合適的差事?
“徐縣令發粥了,還有白花花的大饅頭。快去縣衙門口領啦!”有人大喊道。
“饅頭!有饅頭吃!”
“走走走,快!”
……
人群躁動起來,都奔著縣衙去了。看來這襄州城裡餓肚子的人還真不少啊。在性命和麵子之間,什麼尊嚴都靠邊站吧。如此一想,我也就隨著大部隊去了。
縣衙門前已排起了長隊,幾鍋熱氣騰騰的食物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鍋邊站著衙役,個個手裡拿著棍子,看起來倒是挺威風的。
“來了來了,縣令來了。”有人喊道。
我踮著腳遠遠看去,果然見一人身著綠色官服,在幾個隨從的簇擁下到了門口的棚子下面。只見他三四十歲的年紀,相貌端正,蓄著一字胡,看起來倒也正氣凜然。
“拜見明府!”所有百姓不知是誰起了頭,雜亂無章地紛紛揖手行禮。
我也趕緊揖手,就見那徐縣令已笑眯眯地對眾人揮手示意,接著清了清嗓子,喊道:“各位鄉親們不必多禮,鄙人徐濼,既然身為襄州城縣令,就理應勤政愛民,恤百姓之疾苦。
前些日子,縣衙撥了一些銀子開設了回春堂醫館,並請裡面的大夫舉行了三天義診,為百姓除了病痛。從今日起,本官每日午時都會在這裡施粥,發饅頭,有需要的可以排隊依次領取。但要注意秩序,不許哄搶,更不許浪費,要不然一律打入大牢!”
“是。明府英明!”眾人皆拍手稱讚。
徐縣令滿意地點點頭,對鍋邊的衙役交待了幾句什麼,便自行離去,衙役們便開始發起饅頭來。
我嚥了口唾沫,自語道:“這徐縣令還不錯,咱們襄州城有這樣的好官真是百姓之福啊!”
“是啊,是啊。如今這世道,當官的有幾個還管百姓的死活?”前面一個老婦人也感嘆道。
“依我看啊,怕是也就做做樣子吧。”身後的一個四五十的男子壓低了聲音說道。
我疑惑了:“何出此言?”
“這徐縣令在襄州城當了好幾年縣令了,以前怎麼沒見他這麼大方?還不是看欽差在,想好好表現一番。你們聽說了沒有,西邊的永清縣縣令就是因為昏庸無能,翫忽職守,被欽差直接打斷了腿,還罷了官。”
另一人也接過話來:“沒錯沒錯,我那天剛好經過,親眼見到那永清縣令在刺史府外面挨的板子。呵呵,如今啊,這地方大小官員都怕有什麼把柄落到欽差手裡,倒是個個都沒閒著,為百姓幹了不少實事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了一通,總體的結論是:由於欽差來了襄州,所有官員都變得更加勤政愛民了,這當然是難得的大喜事。
大夥兒樂呵了一陣,總算輪到了我們。分饅頭的衙役卻是有失公允了,給我前後的人都發了,唯獨不給我,還疑惑地將我打量了一番,問道:“你是從哪裡逃難來的?”
“我?我是本地人啊。”我老實答道。
“那你也來領饅頭?”
我更是迷茫了:“沒說就只是給逃難來的人啊?”
衙役用手一指:“我的意思是:你一個大男人,有手有腳的,又沒遭什麼難,不會自己掙錢買吃的?非要來這兒佔便宜?你自個兒瞧瞧,他們大多是難民,還有老弱婦孺,這饅頭和粥每天就這麼多,你好意思和他們搶?”
我先是一愣,待仔細看去,果然來領免費午飯的就我一個年輕男子。那衙役嗓門兒本來就大,又說得振振有詞,瞬間惹得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到了我身上。我覺得臉上有些發燙,尷尬地朝眾人笑笑,逃命似的跑開了。
……
***
幾天後,我終於釋然了。其實,找不到合適的差事也不會餓死,大不了繼承阿孃的手藝,賣一輩子豆腐。
不過阿孃卻還是有些不甘心,她是個有事藏不住的人,我的預感一直很準,看來我今天難逃一頓罵了。
果然,從阿孃嫌棄我起床太晚,到嫌棄我磨豆子慢,再到嫌棄我煮豆汁的火候太大、太小,再到嫌我壓模子時間太長……沒一樣讓她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