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進入慈和宮,吳惜柔想起太皇太后還是太后之時的盛景,她記得那一日是萬壽節,她也有幸來送禮。

只是她不像秦昭那樣得太皇太后的心,送了禮便沒她什麼事。

秦昭則剛好相反,能就近伺候太皇太后。

那一日萬壽節的盛景彷彿還在眼前,這不過兩個月的時間,慈和宮便換了主人。

只能說,世事難料。

待她平復了心情,她款款往主殿而去。

郭太后今日穿著樸素,臉上未施脂粉,這樣乍一看過去,郭太后顯得有些老態,不似盛妝時那般有氣勢。

吳惜柔不敢再打量郭太后,她上前行禮:“妾身恭請太后娘娘金安,娘娘萬福。”

郭太后仔細打量吳惜柔上下,發現她禮儀規矩學得極好,但也未必有秦昭那樣的嚴謹。

準確來說,她見過的所有後宮妃嬪當中,似乎沒有一位像秦昭那樣把宮廷禮儀習的那麼好。

哪怕是吳惜柔,也差了秦昭一些。

不過,這也已經夠了。

“免禮,坐吧。”郭太后對吳惜柔還算滿意。

吳惜柔進宮後時常在御前伺候筆墨,而且進退有度,不急不躁,這一點強過很多人。

吳惜柔依言入座。

此後郭太后問什麼,她便應什麼,不卑不亢的樣子。

郭太后暗中觀察,倒是滿意吳惜柔的禮儀。最起碼吳惜柔沒有吳太妃的張揚,性子沉穩不少。

郭太后拉著吳惜柔聊了約半個時辰,才讓吳惜柔退下。

待走出慈和宮的一瞬間,吳惜柔長出一口氣,深深覺得郭太后不簡單,她只希望郭太后不會把對太妃姑母的不喜加在她身上。

琉璃也有些緊張,小聲問:“就不知太后娘娘今日找修容娘娘過來問話是何意?”

吳惜柔想起此前郭太后的問話過程,無非是閒話家常,一些生活上的瑣事,但分明就是郭太后在觀察她平日裡的為人處事。

能讓郭太后仔細瞭解她,想必是郭太后覺得她有價值。

此乃好事。

若她有郭太后支援,她接近蕭策會更加容易一些,最起碼郭太后不會成為她的阻力,這一點她就比秦昭要強。

想通這個道理,她的心情鬆快許多。

她才出慈和宮不久,就看到前方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朝她走來,可不正是秦昭?

看到秦昭的一瞬間,吳惜柔慢下腳步,暗忖哪有這麼巧的事?她才從慈和宮出來,秦昭便迫不及待地來跟她偶遇?

分明是秦昭見她被郭太后傳詔,想來打探訊息。

吳惜柔素來是個心思重的,就這麼一眨眼的功夫,便有無數的小心思轉過心頭。

她卻不知,秦昭平日都在錦陽宮,今日難得心情好,出來轉轉,不想就碰見了她。

自從那日在錦陽宮不歡而散之後,秦昭有些日子沒見到吳惜柔。

吳惜柔這個時候不想跟秦昭見面,但該有的禮數不可少,她上前見禮後,寒喧道:“姐姐今兒怎麼得空出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