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恩怨情仇(第1/2頁)
章節報錯
方彥和張藝某談笑風生的樣子,引起了周圍一群人的注意。
“那位是方彥導演吧?”
“沒錯是他,現在勢頭最旺的新一代導演。”
“嘖嘖……20多歲就拿了金熊獎,真是了不得啊。”
“人家不光想拿獎,還想要票房!他的新電影是商業大片,連劉德樺、葛友都請到了。”
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身材高大、鼻子很大的中年男人走了過去,毫不客氣地打斷了方彥和張藝某的對話。
“藝某,來了朋友你怎麼不介紹一下啊!”
對於中年男人的突然插話,張藝某也不覺得生氣,他只是淡淡一笑而已。
“衛坪你來得正好,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小學弟方彥,才華橫溢的電影導演。”
這位名叫衛坪的中年男人,就是張藝某親密的合作伙伴——張衛坪。
關於張藝某和張衛坪之間的恩恩怨怨,裡面的故事可精彩了,完全可以拍成一部電影。
在遇到張藝某之前,張衛坪的生活與“電影”二字無關,他是一位很成功的房地產商人,資金實力很雄厚。
1989年,張衛坪帶著妻子去參加一個電影晚會,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光鮮亮麗的電影圈,也是在這一天,他認識了張藝某。
當時的張藝某,憑藉《紅高粱》已經拿到了柏林金熊獎,他是第一個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導演,聲望非常高。
晚會進行時,張衛坪藉著機會順勢坐在了張藝某旁邊,兩人聊了一會兒,就此成為了朋友。
一開始的時候,張藝某和張衛坪的關係很一般,他們會打電話聯絡,會互相問候,但是沒有任何合作的意向。
直到1996年,張藝某準備拍攝《有話好好說》,他東奔西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談妥一個投資人,卻沒想到電影開拍前,投資人要撤資。
“釜底抽薪”這是每個導演都害怕的事情,張藝某整日是愁眉苦臉。
在這個節骨眼上,張衛坪覺得正是收買人心的最好時機,他慷慨解囊以朋友的名義,一個人出了2600萬投資。
張衛坪是在賭博,拿錢賭一場雪中送炭,從最終結果來看,他算是半贏半輸。
《有話好好說》2600萬的投資,最終取得4600萬的票房,成績可以說是很不錯了。
可是“門外漢”的張衛坪,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電影的發行權,他把電影版權以800萬的價格賣給了別人,自己最後硬生生的虧了1800萬。
《有話好好說》讓張衛坪賠了一千多萬,張藝某覺得很不好意思,但張偉坪卻說沒事:“這本來就不是為了掙錢,關鍵時刻不伸手,那還要朋友幹什麼。”
就這麼樣,張衛坪成功獲得了張藝某的信任,兩人成為了“鐵哥們”。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在電影發行權跌了跟頭的張衛坪,立即成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電影公司:帝都新畫面影業公司。
此後,張藝某的所有電影都是和張衛坪合作,他也由此成為電影圈的一位大佬。
“方導年紀輕輕,真是一表人才啊!”
張衛坪和方彥握了握手,感嘆的說道:“我之前還真不知道,你和藝某原來關係這麼好啊。”
方彥之所以能成名,是因為他拿了柏林金熊獎,而當時國內媒體發新聞的時候,總是特意強調“方彥戰勝了張藝某”這個噱頭,可以說是踩一捧一。
受這件事影響,絕大多數人都覺得方彥和張藝某的關係好不了,兩人不相互敵視就不錯了。
“張導是我的前輩,一直以來都對我很照顧,我十分感謝他。”
方彥說的可不是客氣話,張藝某確實對他很友善,之前《天下無賊》籌備期間,還是張藝某幫忙介紹,他才認識了葛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