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群星匯聚(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天的拍攝結束後,方彥正式向劉德樺提出邀請,希望其能出演《天下無賊》。
劉德樺收下劇本,鄭重的說道:”方導,能不能給我幾天時間,我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對此,方彥點頭表示理解,他也沒指望劉德樺能立馬答應,畢竟去內地拍戲可是大事,當前沒有幾個香江明星嘗試過。
“方導,既然你來香江了,那麼一定要多留幾天玩玩。”
接下來的兩天裡,方彥受到了劉德樺的熱情招待,有專人帶著他遊覽香江,品嚐地道的美食。
因為忙著電影籌備,方彥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休息了,現在正好藉著這個機會好好放鬆一下,每天玩得不亦樂乎。
到了第三天,方彥意外收到了劉德樺的邀請,去參加香江電影金像獎。
香江電影金像獎創辦於1982年,與華夏電影金雞獎和灣灣電影金馬獎並稱為“華語電影三大獎”。
香江電影金像獎每屆頒發21個獎項,由十三個香江專業電影協會組成的“金像獎選民”,和評選事務組推薦,以及邀請的電影業內人士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的專業評審團,聯同香江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在經過兩輪投票選出最終得獎者。
在80、90年代,香江電影的黃金時期,金像獎是華語電影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當然這都建立在香江電影的強盛。
那個時候,香江電影暢銷日本、韓國以及整個東南亞地區,得益於這種票房強勢,金像獎的含金量在國際上也很高,甚至可以說金像獎就是東亞文化圈的奧斯卡。
然而隨著近些年香江電影的衰落,金像獎往日輝煌不在,如今已經被金馬獎趕超了過去。
對於參加金像獎這件事,方彥有些猶豫。
“樺哥,我去參加金像獎,是不是不太合適啊?”
金像獎有個很著名的特點,那就是評選範圍只針對香江電影,非常的排外。
雖然金像獎號稱是“東方奧斯卡”,但是和人家正版奧斯卡相比,眼界真是太小了。
美國奧斯卡好歹還有個“最佳外語片”獎項,而且只要外國電影足夠優秀,最佳影片也可以頒發給你。
例如1988年最佳電影《末代皇帝》(義大利)、2010年最佳影片《國王的演講》(英國)、2011年最佳影片《藝術家》(法國)。
以上這些都是非美國電影,但是憑藉著自身的優秀,也都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金像獎評委是香江人,參賽者是香江人,獲獎者也是香江人,給人的感覺完全就是小孩過家家,自己玩自己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內地電影人很少參加金像獎,即使去參加,也大多數是參演香江電影的演員。
看到方彥猶猶豫豫的樣子,劉德樺連忙勸說起來。
“方導,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反正你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去金像獎看一看,說不定還能認識幾個朋友呢。”…
劉德樺純粹是好心,想要儘自己最大能力,好好招待內地來的朋友。
方彥心裡也清楚這一點,不好意思拒絕劉德樺的好意,最終答應了對方的邀請。
……………………
香江,紅磡體育館。
紅磡體育館簡稱紅館,是香江最大的室內體育館,也是香江最大的表演場。
香江樂壇流傳著一句話——沒有在紅館開過演唱會的歌手,只能算是二流。
除了比賽和演唱會外,紅館也承接各種活動,比如今天在這裡舉辦的就是香江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
這是香江金像獎首次在紅館舉行,不僅場地、嘉賓和觀眾多,就連紅毯也特別長。金像獎組委會更專門租了10部勞斯萊斯房車,把出席嘉賓從酒店直接送到紅館的紅毯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