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觀眾朋友,歡迎收看《實話實說》!”

崔永園話音剛落,演播廳裡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現場觀眾臉上都露出了激動的神色。

《實話實說》的節目形式和脫口秀差不多,透過主持人、嘉賓、觀眾的直接對話,對某一話題進行討論,增進參與者之間交流和理解。

為了保證節目的真實,最大可能的確保嘉賓們說的都是實話,節目組採用了之前從未有過的方式,每期節目在開拍之前,只有思路,沒有臺詞。

這種選擇當然是有風險的,也相當考驗主持人的實力,但節目組就是有著這樣的勇氣。

就衝這一點,現在很多玩套路的節目,就算撈再多錢有再高的收視率,在《實話實說》面前也抬不起頭。

“本期節目的主題是“華夏電影的過去和未來”,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兩位嘉賓——馮曉剛、方彥!”

在崔永園的介紹下,方彥和馮曉剛共同出場了,兩人拘謹的向現場觀眾揮舞了下手臂,然後便坐了下來。

“兩位導演,其實我一直有一個夢想,想要成為電影明星!”

節目一開始,崔永園就耍起寶了,他瞪著大眼一臉真誠的問道:“麻煩你們給我看看,我有成為電影明星的潛力嗎?”

這一句話,配上崔永園笑比哭難看的臉,顯得格外有喜感。

“哈哈哈——”現場觀眾頓時哈哈大笑,樂不可支。

這種搞笑方式,往後十來年會讓人覺得很尬,然而在當下年代,卻幾乎沒有主持人會拉下臉來這麼做。

為了配合他,方彥無奈的攤著手,嘆了口氣一言不發。

看到這一幕,觀眾們立刻爆發出更大的笑聲,節目現場的氣氛就炒熱了。

接下來,崔永園開始了正經的訪談。

“兩位導演,你們當初為什麼選擇當導演?”

經過一番謙讓後,最後還是由方彥先來回答。

“嗯……我是純屬一時熱血。”

方彥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說道:“其實我是半路轉行,原本學的是音樂,後來高三時腦子一熱就想當導演,最終幸運的考入了帝都電影學院。”

崔永園好奇的問道:“那具體是什麼原因,讓你想轉行當導演?

還能有什麼原因,原宿主當時覺得導演容易泡妞唄!

真相實在是說不出口,不得已方彥隨便編了個理由。

“那時家裡人給我買了一臺家用攝像機,我玩著玩著就迷上了攝影,然後最後就想要當導演。”

這個回答可謂是十分老套,國內外的導演有不少人都是這種經歷,所以聽起來很有說服力。

方彥說完話,腦海裡自嘲的想到——作為《實話實說》的嘉賓,一上來就假話假說,我還真是不稱職啊。

“馮導,你當初為什麼選擇當導演?”

“我的情況其實和方彥挺像的!”…

馮曉剛一邊回憶,一邊說道:“我一開始是在帝都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當時也沒想到自己能成為導演,只能說感謝老天爺。”

崔永園繼續問道:“據我所知,你早期的作品大多都是和王碩合作的,你們關係不錯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