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歡呼聲和掌聲下,方彥調整了下激動的心情,朝著頒獎臺快速走去。

“方導,恭喜你獲得金熊獎。”

鞏利露出親切的笑容,就像姐姐看弟弟一樣。

其實說起來,她比方彥正好大一旬,兩人都屬蛇,而且都是魯省人,可以說是比較投緣。

“鞏姐,謝謝你!”

這一聲謝謝,方彥說的十分真情實意,他心裡很清楚,把金熊獎頒給《可可西里》,鞏利絕對承受了不小的心理壓力。

“好了話不多說,把舞臺交給你。”

鞏利灑脫一笑拿起金熊獎獎盃,把它遞給了方彥。

看著眼前金光閃閃、張牙舞爪的小金熊,方彥心中一陣火熱,很珍重的接過了獎盃。

金熊獎重量要比想象中的輕,獎盃不大不小正好一隻手可以握住,感覺就像是一個小啞鈴一樣。

方彥腦海裡突發奇想——要是拿這個用來健身,會不會顯得很裝逼啊?

想到這,他轉身面向臺下,揮舞了下手中的金熊獎,引得現場人員一陣歡呼。

自1988年《紅高粱》的張藝某、1993年《喜宴》的李按、《香魂女》的謝非後,方彥成為了第4位獲得金熊獎的華夏導演。

而且他23歲的年齡,也創造了新的柏林電影節記錄,估計未來很難有人再打破了。

“很開心能夠獲得金熊獎,在此我要感謝柏林電影節,感謝評審團的各位成員!”

方彥站在麥克風前,動情的說著獲獎感言:“《可可西里》在拍攝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我要感謝劇組每一個人員的無私付出,沒有他們的辛苦努力,就沒有《可可西里》這部電影。”

臺下的餘南等人,聽到這句話後立馬回想起了電影拍攝中的種種經歷,情不自禁的紅了眼睛。

“噓噓……快點下去吧!”

不合時宜的情況出現了,有不滿頒獎結果的人發出了噓聲,搞得現場的氣氛頓時尷尬了起來。

對於這種情況,方彥表現的很鎮定,他聳了聳肩微笑著說道:“看來有人急著上廁所啊,不要著急,我馬上就結束。”

這種幽默的處理方式,讓在場的觀眾低笑起來,他們一起為方彥獻上了熱烈的掌聲。

“謝謝,感謝大家的支援!”

方彥揮手製止掌聲,最後說道:“電影是一種夢想,而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

“但那又怎麼樣,哪怕遍體鱗傷,我們也要活得漂亮!”

這一番既中二又勵志的話語,把觀眾們的情緒都調動起來了,現場一下子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不少人都豎起了大拇指。

一小部分不服氣的人,也靜下心來想了想,《可可西里》原本就是獲獎熱門,最終拿到金熊獎也算是實至名歸、合情合理。

在隨後的電影節記者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方彥身上。…

“史上最年輕的金熊獎得主”,這個新聞標題噱頭十足,一聽就吸引人。

“方導,你覺得自己的電影配得上金熊獎嗎?”

“方彥導演,你作為最年輕的金熊獎得主,現在感覺如何?”

“導演先生,今天你打敗了自己的前輩張藝某,對此你是什麼感受啊?”

……

各種各樣的刁鑽問題出現,許多記者都在挖坑,希望看到方彥說錯話。

不過好在有“柏林電影節負責人”莫利茲,以及“評審團主席”鞏利共同出面,兩人表明態度絕對支援方彥,幫他吸引了不少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