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300cc靜注。”

李惜陽開口,一邊的錢敏趕忙將血袋給病人掛上。

“老徐,患者頭部重創,不易施行注射麻醉、行插管麻醉。”

“好!”

“林月,彙報患者生命體徵!”

“患者,男,體溫36°5,脈率60,呼吸19,血壓110/70,血糖4.1,血紅蛋白120克每升,心率60,

生命體徵暫時正常,可以手術。”

李惜陽點頭,然後對鄭小雨道,“你來給患者剃頭,最好5分鐘內解決!”

鄭小雨不是第一次給患者剃髮了,手法還是比較熟練的。

很快麻醉完成,患者的頭髮也剃光了。

開顱手術第一步是術前必須有正確的定位診斷,

神經外科的入路對於手術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而定位的準確性與否對於手術的順利與否是緊密相關的。

醫學書本上關於開顱定位的方法很多,但每位神外的主刀都會在理論與實踐中或多或少的不同的體會和經歷,並形成自己的一個體系。

李惜陽認為,人頭部重要骨性標誌有以下幾點。

1,眉弓:適對大腦額葉的下緣。

2,顴弓:其上緣相當於大腦顳葉前端下緣。

3,翼點:位於顴弓中點上方約3。8cm處,其內面有腦膜中動脈前支經過。

4,星點:位於顱後部兩側,是枕,頂,顳三骨在乳突根後上方的交匯點。相當於外耳門上緣與枕外隆凸連線上方1。5cm,外耳道中心點後約3。5cm。其適對橫竇轉折為乙狀竇處。

5,乳突:後部的內面為乙狀竇溝。

6,枕外隆凸:內面為竇匯。

總結下來就是,人頭部以眶上緣、顴弓上緣、外耳門上緣至乳突的連線為界,分為後上方的顱部前下方的面部。

顱部的骨性標誌對了解相對應的顱內結構,尤其腦組織的重要功能部位,以便在進行顱腦手術時儘量避免或減少損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此刻病人全麻後,平躺位,李惜陽蹲下,眼睛與病人頭部同一高度,

&nri片置於眼前,目光從片子中穿過,調整眼睛和片子之間的距離,使片子中的頭部輪廓和病人實際頭部輪廓重合,

這樣就可以準確判斷患者的頭皮投影了。

瞧著李惜陽獨特的定位手法,一旁的張潔醫生大為驚奇。

雖然她不是專業的神外醫生,但是卻知道李惜陽的定位方法與醫學院書本里學到的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