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切手術開始。

“組織鉗!”

“根據動脈的搏動,分離出肝總動脈及肝固有動脈,分開動脈周圍的淋巴脂肪組織,將其與胰腺及十二指腸一起切除。”

“李醫生,十二指腸的視野有些狹窄,不好下手啊!”

林月配合尋找十二指腸遇到了問題。

李惜陽道,“將肝總動脈向上牽起,便可以分離出胃十二指腸動脈。”

“胃十二指腸動脈的主幹較短,可以首先穿過一根絲線牽引,然後向遠端分離,直至遊離的動脈有足夠的長度;雙重絲線結紮。”

“好了李醫生,找到了!”

“結紮成功!”

李惜陽滿意的點頭,“不錯,用遠端鉗夾後切斷。”

“再用40血管縫合針線縫合動脈的斷端,以減少繼發出血的機會。”

看到這一步,邊上的餘兵不禁疑惑道,“李醫生,不用切除膽囊嗎?”

一般情況下,腸切手術多會連同膽囊一起切除,在肝總管切斷膽管,與空腸吻合。

李惜陽則道,“早期的十二指腸癌,可以直接在膽總管處橫斷膽管,不做膽囊切除,除非膽囊管低位開口時,則必須切除膽囊。

另外,膽囊切除常會引起長時間的膽總管下端梗阻、膽囊腫大、壁厚、充血、水腫,

所以除非必要,可以考慮保留膽囊。”

李惜陽對自己的判斷有十足的把握,所以選擇保留患者膽囊。

這樣也能為患者術後正常生活減少些不便。

餘兵點頭,道理是這麼說沒錯。

但真想做到像李惜陽這樣遊刃有餘,一般的術者可能需要幾十年的經驗才能做到。

厲害啊!

不一會兒,十二指腸病變部位徹底切除成功,手術完畢。

餘兵感覺自己看了一場手術表演,每一剪每一針,甚至是腹腔內探查的操作,都找不出一點瑕疵,堪稱教科書級的示範。

難怪與李惜陽合作過的醫生都對他讚不絕口,實在是太強了!

李惜陽放下手術刀,交代了一些術後注意事項。

雖然早期類癌瘤並不致命,但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一複雜而創傷大的手術,

手術前病人多有明顯的營養不良和重度梗阻性黃疸,故手術後病人均應住入外科重症監護病室,周密地觀察生命體徵和各種臨床指標。

根據迴圈狀況、尿量、傷口滲出液量和各種引流量調節輸入量,務必保持血壓穩定,尿量>1500ml/d,保持電解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