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裡,蘇欣桐還是有些不安。

“李醫生,真的要這樣嗎?”

李惜陽聳了聳肩,“不這樣做難道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幸虧今天扎的是大腿,運氣好避過了大動脈,如果明天是切腹呢?”

蘇欣桐點頭,是啊。

不過還是忍不住吐槽,“咱們這到底是急診呢,還是精神病院啊?”

小男孩是這樣,之前那個狂犬病人也是這樣。

怎麼精神病扎堆了往急診跑啊!

李惜陽笑著搖了搖頭,“對於大多數的正常人而言,“精神病”是一個標籤,當遇到搞不定的人或事,就習慣給他貼上這個標籤。

不過絕大多數“精神病”患者並不危險,他們只是做過不尋常的事兒,或者有過不尋常的想法。

如果你願意花時間去觀察,去看看他們不尋常的生活,甚至會發現他們超乎常人的可愛之處。”

蘇欣桐撇了撇嘴,顯然對這個說法存有保留意見。

李惜陽則認真道,“根據國內疾病預防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在今年的大資料統計,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超過一億人。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這意味著你的十四個朋友中可能就有一個精神病患者。

而如果你願意每天花上20分鐘看朋友圈,你大概就已經瞭解了十幾個精神病患者的生活狀況。

這其中,很可能就有你自己。”

“啊?”

蘇欣桐張大著小嘴,一臉震驚。

李惜陽笑道,“別把精神病想的太過可怕,舉個例子,你平時鎖住車或房門後,會不會再確定一下鎖住沒?”

蘇欣桐連連點著小腦袋,這事她經常幹。

“那你一般確認幾次?”

“一次啊!”

“所以你覺得確認一次就是正常,可如果有人確認了一百次呢?”

“你是不是就會認為他腦子有問題?”

蘇欣桐點頭,那可不。

確認一百次,純純的神經病。

李惜陽笑了,“明明都是忘記有沒有鎖門,為什麼你確認一次就正常,別人確認一百次就是神經病呢?”

蘇欣桐都著小嘴,“正常人誰會確認一百次啊,上班都遲到了。”

李惜陽點了點頭,“再比如一個人被人甩了,失戀了很痛苦。

有的人會痛苦一週正常,甚至一個月,都不會有人覺得有問題,反而覺得很正常。

可如果他只要睜眼醒來就痛苦,那是不是就可以理解為一種病了?”

蘇欣桐陷入沉思,也有可能是愛得太深吧。

李惜陽笑道,“所以在我看來,正常人、有心理問題的人和精神病人,在需求上沒什麼不同,只是在滿足需求的方式和程度上存在不同。

抑鬱症強迫症躁狂症……

毫不誇張的說,這是個“人人都有病”的時代。”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