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的星期天,宋援朝去林燕家做客,進了門就見到陳玉琴在客廳裡忙活著打掃衛生。

“伯母,讓我來吧。”宋援朝二話不說把帶來的東西往邊上一擱,脫下外套接過陳玉琴手裡的拖把就拖起了地。

陳玉琴嘴上說著怎麼能讓你幹呢?臉上卻是笑眯眯的。

自從宋援朝第一回拜訪之後,每逢週日宋援朝都會過來坐坐,幫著陳玉琴打掃房間,做些家務活什麼的。

一來二去,陳玉琴對宋援朝的感官是越來越好,相互之間也越發融洽。

“援朝呀,馬上就元旦了,過了元旦你們學校應該放寒假了吧?”宋援朝拖著地,陳玉琴在一旁打著下手隨口閒聊著。

“差不多,好像是元月二十日左右放假吧,明年過年晚,春節要二月十六日呢,據說得放三十來天的樣子……。”

宋援朝用力拖著地,邊拖著邊回答道。

“那你過年怎麼安排?”陳玉琴問道。

宋援朝把拖把放進邊上水桶洗了洗,然後提起用手擰乾拖把頭:“應該會回滬海過,等過完春節就回來了。”

“你家不是沒什麼長輩了麼?一個人過?”

“我爸這邊就不說了,我媽那邊的長輩也早就不來往了,不過街坊鄰居和朋友關係近的有不少,您還記得我之前提過的張家奶奶麼?沒意外的話會和她們還有幾個朋友一起過春節。”宋援朝笑呵呵地說道。

陳玉琴點點頭,關於張家阿孃的事她曾經聽宋援朝提起過,對於這個老人陳玉琴很是尊敬。她知道在宋援朝的心裡,張家阿孃幾乎和自己的親人沒什麼區別,一個失去父母孩子離鄉背井在外,過年回去探望也是人之常情。

想到這,陳玉琴不由得有些遺憾,隨著對宋援朝的感官漸好,她其實有些想留宋援朝在燕京過年的。

這些年,自己的兩個兒子都不在身邊,林燕雖然回來了,可平常基本都住大學宿舍,而且因為之前趙明磊的原因母女倆還鬧了一陣彆扭。

雖然這些已經過去,隨著對宋援朝的漸漸認可,陳玉琴、林燕母女倆的關係也得到了修復。看著忙忙碌碌的宋援朝,陳玉琴就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兩個兒子,這麼多日子沒有訊息,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麼樣?

其實在陳玉琴心裡是非常迫切知曉他們的近況,而且以林道遠的身份和地位其實要打聽也不算太難。但是這件事陳玉琴卻沒去做,因為作為被國家培養多年,經歷過考驗的幹部,陳玉琴清楚這是非常不合適的舉止,所以只能把對孩子的思念深深藏在心底。

邊忙邊聊著,宋援朝的手腳很是利索,很快就把地拖完了,隨後又拿著抹布擦拭著傢俱、玻璃窗什麼的。正當在他半個身子騎在窗臺和玻璃窗做著“戰鬥”的時候門開啟了,林道遠和林燕回來了。

“怎麼回的這麼晚?援朝已經來了好一會兒了,你看這孩子,我讓他別忙了,非得不聽不光把地全拖了,就連玻璃窗也給擦了。”過去接過林道遠手裡提著的菜籃子,陳玉琴不由得埋怨道。

平時買菜這事都是陳玉琴去的,今天不知道怎麼回事林道遠突然說他去買菜,還拉著林燕一起。誰想兩人一出門就是兩個多小時,直到現在才回來。

“來,看看這是什麼?”林道遠樂呵呵地笑著,把林燕手裡提著的另一個菜籃子給妻子遞了過去,陳玉琴接過掀開蓋著的布往裡看了一眼,頓時驚訝地喊了一聲:“鮁魚!這從哪買的?”

“在前門衚衕那邊的菜場買的,虧我們去的早,要不然還買不著呢。”林道遠很是驕傲道,這鮁魚可是搶手貨,尤其現在已經是冬天了,燕京雖然是首都,但這樣的好東西依舊是稀罕物。

其實林道遠昨天就聽說那邊菜場會有一批鮁魚到貨,這才特意一大早帶著林燕去了那邊,他知道宋援朝今天要來,買這鮁魚是準備做鮁魚餃子的,今天好好吃上一頓。

“正好,中午吃餃子,我去收拾收拾。”陳玉琴很是高興地接過菜籃子說了一聲,隨後就朝著廚房走去。

這時候,林燕也跟著進了廚房,不一會兒打了盆熱水出來,拿毛巾在水裡浸後擰乾來到滿頭大汗的宋援朝身邊:“瞧你的一身汗,快擦擦,要不容易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