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特殊來賓(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宇航摸完本縣製革廠的情況後,又瞭解了一下這兩年縣裡新辦的製革小廠的作坊,還特意回了一趟滬海,透過關係找到了滬海紡織大學的專家,進行了一些諮詢和請教。
半個月後,做完準備的林宇航心裡有了底,在會議上提出了針對潮縣製革的優勢,建議政府方面大力發展製革產業,不僅在政策上進行這方面的傾斜,還提出了從銀行貸款和原料方面包括技術革新等對這個產業進行的一系列扶持幫助。
此外,對於潮縣製革廠這個國有企業,林建航建議對這家老牌國企進行改制,從而讓它煥發新生。
經過討論,組織上正式透過了林宇航的建議,並由林宇航牽頭進行這項工作。
林宇航是做事不喜歡拖延的人,會議透過的第二天,他就把老王給找來了,向他宣佈了對潮縣製革廠改制的通知,並且徵求老王的意見和看法。
對於廠裡的改制,老王早就有了準備,自然是舉雙手贊同的。而且老王的態度也讓林宇航很是欣慰,不僅支援縣裡的工作,他還表示自己對於市場方面的薄弱,坦率地告訴林宇航如果可以的話希望組織能派一位能力更強更合適的同志來擔任改制後的廠領導工作。
至於老王自己,他告訴林宇航負責生產和技術方面沒有問題,他年齡也大了,可以在這方面發揮餘熱,給新同志打打下手,做好輔助工作。
老王的態度讓林宇航滿意,當即對他這樣的考慮做出了表揚和讚賞。不過對於目前誰合適帶領未來的製革廠,這個人選林宇航還要考慮,林宇航是搞過企業的,他很清楚一個好的企業領頭人的重要性。
“老王,你有沒有合適的人推薦推薦?年輕一些也沒關係嘛,你幹了這麼多年的廠長,我相信你看人的眼光。”
“這個……讓我想想吧,說實話,現在廠裡還真沒有合適的人。”老王搖頭苦笑:“這可不是我推脫,這些年廠裡的情況不太好,我作為一廠之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話說回來,我們廠在這方面的優秀人才的確欠缺,這也是事實。”
“領導,你也是企業出來的,對於搞企業您是行家,要不組織上看看有沒有合適人選派一位過來也成呀。”
林宇航點點頭,想了想問:“上次我去你們廠在你辦公室遇見的邱建軍不是不錯麼?我記得他是技術科長吧?還是你的師弟?上次聊了聊,我覺得他在有些方面的看法和思路還是可以的,難道你就沒考慮過他?”
老王愣了下,臉上有些不自然。原本他不想告訴林宇航關於邱建軍停薪留職的事,可今天林宇航突然提到了邱建軍,老王就不能不說了。
“建軍這人技術沒話說,比我強多了。他人也年輕做事穩重,雖然沒幹過市場,但吸收知識的能力不弱,如果鍛鍊鍛鍊也可以說是合適的人選。”說到這,老王抬眼看了看林宇航,又心虛道:“可惜建軍已經不在廠裡了,所以這個事……。”
“等等,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不在廠裡了?去哪了?”林宇航頓時皺起了眉頭。
老王這才把邱建軍停薪留職的事告訴了林宇航,不過他留了一個心眼,沒說邱建軍是上次林宇航來廠後辦的停薪留職,而是把時間提前了幾天,要不然他擔心林宇航知道他前腳離開後腳邱建軍就辦了停薪留職,未免會有什麼想法。
“居然還有這樣的事?”林宇航緊皺眉頭,這個情況變化是他沒預料到的。
“其實這種事在我們廠不是頭一回了,上次您來的時候我也說過,這兩年離廠出去單幹的人不少。現在我們縣裡新建的幾家私人制革廠老闆都是從我們廠出去的,哎!要說起來是我的責任,我這個廠長不稱職呀,都是因為我沒把廠管好,讓同志們才有……。”
不等他把話說完,林宇航擺了擺手:“這種事也不能怪你,不用把責任全往自己身上攬。對了,邱建軍這次辦停薪留職是不是也是離廠創業自己幹?”
“這倒不是,他是去朋友那邊幫忙的。”
“朋友?”
“對!他這個朋友和他是同學也是戰友,從小認識兩人關係很好,這個人叫邵浩強,之前是縣五交化的職工,現在自己辦了一家制革廠,要說起這個邵浩強,在我們縣也算是個人物。”
“哦,怎麼說?”林宇航突然對邵浩強產生了興趣,當即問道。
老王也不隱瞞,把邵浩強的事給林宇航說了說,尤其是提到了邵浩強在五交化工作的時候,利用經常去滬海出差的便利私下搞勞保用品買賣,幾年下來,邵浩強靠著這個買賣賺了不少錢,是縣裡最先富起來的那批人之一,而現在邵浩強把勞保用品買賣給結束了,拿著之前賺來的錢辦起了一個私人制革廠。
因為邵浩強和邱建軍的關係很好,而且邱建軍的製革水平很高,所以邀請邱建軍去他的廠子當廠長。邱建軍看在朋友的面子上答應了下來,這才有了後來停薪留職的事。
聽完後,林宇航對邵浩強的興趣就更濃了。一個從部隊復員的軍人到了企業,然後在出差的過程中居然發現了商機,透過收購和倒賣勞保用品幾年下來居然賺了一大筆錢,不得不承認這個人的頭腦靈活和膽子夠大,更重要的是擁有常人所不及的商業眼光。
要知道,別看現在外面收購勞保用品,利用倒賣獲取差利的這個買賣乾的人不少,可是這是這兩年才開始出現的,而邵浩強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偷偷摸摸地幹了。
吃螃蟹的人不稀奇,可第一個能吃螃蟹的人卻是需要勇氣和眼光的,這完全是兩種概念。
林宇航是幹過企業的,他非常清楚這點。聽完了關於邵浩強的介紹後,林宇航對這個人有了濃厚的興趣,覺得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