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金獎(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國元當即把自己的想法大致說了說,宋援朝聽完後一臉的詫異,上下打量了鄭國元半天。
“我說宋董,我又不是大閨女,怎麼用這個眼神看我?”被一個男人這樣盯著,鄭國元全身不自在。
“老鄭啊老鄭,沒想到你這樣濃眉大眼的傢伙也會用這種招?”宋援朝忍不住說了一句。
“呵呵,不管什麼招,能好用就得了,宋董,你覺得我這個辦法怎麼樣?”
鄭國元摸摸腦袋笑了起來,隨後追問了一句。
“老鄭,你是怎麼想到這辦法的?”見鄭國元的煙快抽完了,宋援朝繼續遞了一支過去。
接過煙,就著還沒燃盡的菸屁股直接點上,鄭國元把剩下的菸頭往菸缸裡一丟,夾著新煙邊抽邊道:“其實這個想法很早就有了,當初在泉林廠的時候我就琢磨過。”
“那為什麼沒用?”
“沒機會啊!”鄭國元無奈攤開雙手:“泉林廠是什麼規模你也知道,就是一個集體的小廠子。雖然這兩年變化很大,可底子太薄。本來我的計劃是先穩固發展兩年,等有了基礎再學著司特搞軟包裝或者直接上馬易拉罐的,不瞞你,整個規劃我都做好了,可誰想計劃沒有變化快,現在連泉林廠都……。”
說到這,鄭國元搖頭嘆了口氣,雖然他現在已經不再是泉林廠的廠長,可對於這家自己呆了多年的廠子還是有很深感情的。
泉林廠正如鄭國元說的那樣,只是一家小集體廠,在金陵飲料企業中無論規模、產量和名氣都是排在第三梯隊的。
可是就這麼一家小廠,在鄭國元的努力下藉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得到了飛速發展,僅僅不到三年的時間廠子就脫穎而出。能夠有這樣的成就,和鄭國元是分不開的。
鄭國元對泉林廠的發展早就有了規劃,但限於泉林廠的底蘊不足和資金原因,這個規劃還沒實現就產生了變故,從而胎死腹中。
鄭國元對宋援朝說的這些都是他的心裡話,他當初也是這樣謀劃的,如果能給他多一點時間,他有足夠的信心把泉林廠搞成金陵當地的著名企業,哪怕不如司特公司,但也能擠進第一梯隊和司特在本地和周邊地區扳扳手腕。
可惜了,一切風去雲散,後來發生的事讓鄭國元根本措手不及,不僅丟掉了廠長的職務,最終無奈出走加入了司特公司。
鄭國元當初想過,等廠子搞起來後怎麼做這個市場,鑑於泉林廠的規模和資金不足,有些市場手段鄭國元不容易做,就算打廣告也要精打細算,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泉林廠的底蘊差,又沒司特公司這樣的背景和雄厚財力,鄭國元只能用其他手段來達到目的。其中廣告肯定是要打的,但怎麼打,又怎麼吸引消費者就有些講究了。
正是如此,鄭國元想到了以產品名氣為主的法子,目前許多有名的大廠在打廣告的時候都會在廣告詞中加上一句“本產品獲得xx榮譽”的話。然後突出該產品是市優、省優乃至部優的重點。
鄭國元的目的就是如此,但以泉林廠的情況,別說什麼省優部優了,哪怕去評定一個市優也非常困難。
既然評標不了,那麼這條路就不通了麼?當然不是!鄭國元絞盡腦汁琢磨著辦法,最終透過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故事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自己捏造一個國外的獎項出來給自己廠子和產品貼金。
改革開放之後,國門開始開啟,國人對西方國家的觀點發生了180度的轉變,尤其是像歐洲、美國這樣的先進資本主義社會。在思想改變的同時,對於外國人認可和推崇的產品同樣愛屋及烏,鄭國元這個辦法正是利用了國人的這一點心理,如果一切沒有發生改變,等鄭國元把泉林廠搞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就會用這個辦法讓泉林廠名聲大噪。
可惜了,這個想法已經不可能再實現了。但鄭國元這兩月發現健力寶藉著奧運會的東風搖身一變,成為所謂的“東方魔水”時,危機感頓時襲來。
考慮到目前健力寶的競爭和巨大威脅,司特公司必須做出反應,穩住市場和健力寶進行抗衡,鄭國元思來想去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他當初琢磨出來的招數。
健力寶可以透過奧運會成為“東方魔水”,那麼司特的產品同樣可以透過“國際”評定和獎項來擴大影響力。況且司特公司本就是合資企業,有美資的背景,只要有光環在身,讓人信服力就更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