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援朝沒說話,打量著鄭國元。

鄭國元自嘲地笑了笑,搖頭道:「我沒想到你找我居然是和我說這事,實在是有些讓人意外……。」

「我想問一句,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很簡單,有句老話說的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鄭廠,您是一個人才,一個難得的人才。作為人才就應該得到重用,如果您能來司特,不僅能夠得到足夠的重用,而且還有一個很好施展才華的平臺。」宋援朝神色坦然說道。

「聽起來不錯。」鄭國元微微點頭,同時又笑道:「你能給我這麼一個評價著實讓我受寵若驚啊!呵呵,不過我在泉林廠乾的好好的為什麼要去你們司特呢?有道是寧為雞頭不為牛後,在泉林廠我可是一把手廠長,而且現在的泉林廠發展的也不錯,在這種情況下又有什麼理由離開泉林廠去你們司特公司?」

「這話也不是沒道理,相比一把手,司特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充其量也就是三把手。不過鄭廠您想過沒有,這不僅僅只是職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平臺的問題。」

「一個好的平臺對於一個在事業上有抱負的人是不一樣的,您在泉林廠的確是一言而決,但問題在於您在泉林廠能做的事和在司特公司能做的事從本質上有著不同。」

「首先,泉林廠是一家小廠,而且是一家集體性質的企業。你們的廠子規模不大,實力有限,哪怕您現在透過和優民廠的合作解決了部分產量問題,但是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見鄭國元似乎要解釋什麼,宋援朝抬了抬手,示意讓自己說完,鄭國元沒再開口,繼續聽著宋援朝往下說。

宋援朝繼續道:「先不說您的計劃是否能夠成功,哪怕未來政策允許,這個時間您能確定麼?要等多久?一年,兩年?還是三年甚至更長?在這個未知的時間裡,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一旦您的廠子,又或者優民廠那邊企業和人員結構有所變化,那麼所有的盤算說不定就落空了。」

鄭國元皺起眉頭,他承認宋援朝說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無論是泉林廠還是優民廠都是國家的企業,只不過前者是集體性質,後者是國有性質,但本質是不變的。

雖然鄭國元和姜友興都是兩家廠子的一把手,但當上級部門進行職務調動,又或者有行政命令下來的情況下,他們也無法反對。

鄭國元的謀劃不能說沒有成功的機率,但這個機率成功的可能性只是一半對一半。這點鄭國元自己心裡也清楚,他之所以最終還是選擇這麼做,一是為了今後可能成功合併優民廠做準備,二來也是要借優民廠的產量解決困擾泉林廠發展的瓶頸。

「您在企業幹了這麼多年,這些情況應該比我更清楚才是,當然了哪怕就算成功了這也不可能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宋援朝點上一支菸抽了口,微笑著對鄭國元道:「企業的性質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局限,這是內因,我之前在南都當副廠長,主管一分廠的工作,對於這點非常清楚。」….

「鄭廠,許多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快,一旦發生一些變化,所有的努力就付諸東流,何況您這個廠長是上級任命的,廠子也不是您個人的,您能保證一直在泉林廠廠長的職位上坐下去?」

鄭國元臉色有些難看,宋援朝這句問直接戳到了他的軟肋。如果是今天之前,鄭國元還不怎麼擔心,畢竟他在泉林廠多年,廠長的職位坐的穩穩的,而且作為泉林廠的廠長鄭國元也不是一點沒有關係。

可現在不同了,宋援朝直接就看穿了鄭國元的想法,又直接當面問出了這樣的問題,一旦自己拒絕的話難保宋援朝會不會惱羞成怒使什麼手段。

宋援朝不是普通人,他現在可是司特公司的董事長,不僅是合資企業的國資一

把手,而且他的行政級別也比鄭國元高了許多。

昨天古常軍給鄭國元打電話,替宋援朝約自己的時候兩人在電話裡也閒聊了幾句,古常軍看似隨意的閒聊同時也給鄭國元透露了一些外人不知的資訊,那就是宋援朝這個人的背景不簡單,從他當初來到南都任職副廠長的時候,古常軍就看出來宋援朝絕對不普通,這件事作為南都一把手的江大海也清楚,而現在司特公司的成立和宋援朝董事長的任命也證明了這點。

一個有背景有實力還有高學歷的合資公司董事長,如果真想出手對付他們泉林廠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甚至宋援朝不用做什麼,只需要把剛才他和鄭國元關於泉林廠算計優民廠的那番話宣揚出去,鄭國元就得惹上***煩。

「鄭廠,如果您來司特就完全不同了,雖然職務上只是常務副總經理,但我可以向您保證您在司特公司有足夠的權利,而且司特公司是合資公司,企業的經營由董事會說了算,我作為董事長也能給您一個實實在在的承諾。」